收录于话题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南充新闻网消息,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南充市嘉陵区丝纺服装产业园的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纺织车间,只见一台台纺织机器飞速运转,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工人们在各类机器间来回穿梭,密切关注着机器的运转情况,熟练地翻丝,现场繁忙而有序。
“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真丝绸缎、丝绸服装、床上用品和蜀绘丝绸工艺品。近年来,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拓展对外销售渠道,绸缎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总额达1200万美元。今年开年以来,出口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企业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预计今年内销、外销业绩比去年都有所增长。”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尚雪说。与此同时,在四川省蜀粤针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上百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新一批即将发出的海外订单,从制作到装袋,每个人都神情专注,保障货品质量符合规范。“公司自2023年落地建成以来,为本地市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2024年公司的外贸出口额达到了300多万美元。”四川省蜀粤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彭仕忠说。据了解,嘉陵区已聚集规上丝纺服装企业18户,初步构建起了从桑、茧、缫丝、织造到印染的完整丝纺服装产业链。其产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丝绸面料、丝绸工艺品、服装服饰、床上用品等多个品类,并且远销德国、法国、美国、瑞士、丹麦、韩国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年来,嘉陵区以丝纺服装产业为支点,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绿色转型三大引擎,推动传统外贸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一系列有效举措的推动下,2024年嘉陵区进出口总额增速达到了23.4%,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嘉陵区将继续依托丝纺服装产业优势,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培育更多的外贸增长点,推动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苏州高新区经发委消息,日前,江苏省工信厅公布第二批江苏省省级工业遗产名单,苏州浒关蚕种场成功入选,成为本批次苏州唯一上榜的工业遗产。至此,高新区已拥有浒关蚕种场和雷允上颂芬堂两家省级工业遗产,这也是全市仅有的两家省级工业遗产。
江苏省工业遗产是指在江苏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工业遗存。此次入选省级工业遗产的苏州浒关蚕种场,位于浒墅关桑园路333号,包含总场及二分场,现存7栋民国时期建筑,包括办公楼、蚕室、催青室等。这些建筑不仅是浒关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更见证了我国蚕桑业的发展历程:从改良蚕种到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了蚕桑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工业遗产是延续城市文脉,拓展城市文化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好社会记忆。近年来,高新区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推动浒关蚕种场这一百年工业遗产焕发新生。作为核心工程,蚕种场总场的民国建筑经整体平移79.8米并仿建部分建筑,以“修旧如旧”原则实现新老建筑融合,最终打造出占地15亩、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的蚕里街区,先后引入花间堂酒店、江南雅厨四季阳春、非遗技艺工作室以及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成为苏州新晋网红打卡点。通过“工业遗产+运河文化”的活化模式,该街区已发展为苏州文旅新地标,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苏州样本”。下一步,区经发委将继续以省级工业遗产创建为契机,坚持保护与活化并重,构建“保护+活化+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工业遗产传承、利用,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江苏省蚕丝学会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加速构建蚕丝产业新发展格局,江苏省蚕丝学会正式成立“丝路智库”。经充分论证、严格推荐、综合审议及学会程序审定,首批专家名单正式发布,汇聚行业顶尖智力资源,为蚕丝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核心驱动力。
首批专家名单:一、蚕桑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世清;副主任委员周成伟、刘利、李兵、陈涛、韩益飞。二、蚕丝科技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世超;副主任委员罗永平、李德喜、丁忠健、顾雪屏。丝路智库的启航,标志着江苏省蚕丝学会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创新上迈出关键一步。期待智库专家以卓越智慧赋能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蚕丝产业的璀璨篇章!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4年1-12月,意大利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52.03亿美元,同比下降4.48%。其中,出口额为34.89亿美元,同比下降4.78%,对中国出口额为18075.79万美元,占比5.18%,同比增长0.03%;进口额为17.14亿美元,同比下降3.87%,自中国进口额为38583.96万美元,占比22.51%,同比增长2.00%。
【 纺 织 】
纺织服装周刊消息,2月27日,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视频会在北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办公地召开。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会领导夏令敏、陈伟康、王久新、徐迎新、陈大鹏、杨兆华、阎岩、梁鹏程以及工信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中国纺联部分特邀副会长以及监事会、各部门、各专业协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等100余人,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纺联副会长杨兆华主持。
会上,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担当时代使命,开启锦绣新程》为题作主题发言。他围绕行业的发展现况、战略机遇与形势变化,前瞻性阐述了行业如何谋篇布局,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中国纺织工业与时代同频,从“大而全”向“强而韧”跃迁,新质生产力在行业内加速形成。纺织产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不断强化,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中发挥价值,有力支撑外贸、外汇稳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基石地位持续强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与力量。孙瑞哲强调,要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筹中,做好战略谋划、系统布局;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统筹中,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在新动能与旧动能的统筹中,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的统筹中,全面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的统筹中,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的行业定位,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最后孙瑞哲鼓励纺织行业同仁,立大志、明大德、应大势、担大任,惟实励新、勇毅笃行。中国纺联副会长杨兆华介绍了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建议材料收集汇总情况。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全国人大代表,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继发等代表委员各自介绍了今年对纺织行业的相关议案提案建议情况。随后,线上参会的两位中国纺联特邀副会长——山东如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邱亚夫,青岛大学原校长夏东伟,就自身单位发展、以及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建议。本次座谈会紧凑、聚焦,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两会平台,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国纺织服装消费潜力巨大
中国质量报消息,“中国服装年产量超700亿件,可为全球每人提供约8.75件衣服。”在近日召开的中纺圆桌第十九届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透露,2024年,我国纺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纤维加工总量稳定在6000万吨以上,占据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半壁江山,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5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
作为“衣食住行”四大民生行业之首,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孙瑞哲指出,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满足内需市场、激活市场动力、牵引转型升级,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任务,也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引擎。2024年共有5家涉纺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14家上榜《财富》中国500强,35家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纺织行业在集约发展、融合创新中实现价值延展和重构。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测算,2024年第4季度行业综合景气指数为59.5%,连续第8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以上。行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和85.4%,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我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0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在年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消费规模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潜力仍然巨大。纺织行业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有利时机,着力挖掘首发经济等热点空间,为促进内需市场扩容提质找准方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 天下事 】
商务部将推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数字消费、体育消费等政策
央广网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月27日表示,商务部将推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数字消费、体育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扩大服务领域高质量供给。
2024年,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5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以美元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服务零售额实现6.2%的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商务部将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推进梯度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会同相关部门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加快完善服务消费“1+N”政策措施体系,推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数字消费、体育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扩大服务领域高质量供给。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是稳外贸、扩内需的重要抓手。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的办法,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充分利用市场力量,进一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我国加力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记者2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我国将从放宽准入、融资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当前,我国正加快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机制,在铁路、核电、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在浙江,一个国家级的海洋风电高端制造业集群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在这个项目中,民营资本占股比例合计达到了8%。在广东,中广核陆丰核电项目的部分机组已经开工建设。项目的前四个机组,民营资本投资占比达10%。近期,我国已对312个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给予用地、环评、融资等支持,通过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向金融机构共享21.9万个民间投资项目信息,各家银行完成贷款审批8600多亿元。下一步,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常态化推荐发行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市场扩围扩容。目前,发售基金总规模超1700亿元,消费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9个民间投资项目已发行上市。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