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川观新闻消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金沙江流域,桑园面积、茧丝产量质量一直占据着全省蚕桑产业的“半壁江山”,在多个维度代表了四川桑蚕茧丝产业的顶尖水平。其中,宁南县作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年产顶级生丝1200吨,占全国50%以上,并在全力开展高等级丝绸等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宁南具备创建国家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全国人大代表、宁南县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晏鲁作说。如何进一步打响“凉山桑蚕茧”品牌?晏鲁作提出建议,希望支持凉山打造“一园多片”的蚕桑产业基地。“一园”即支持打造以宁南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国家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树立全国蚕桑行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多片”即支持打造以会东、德昌、普格、西昌、冕宁等多片为特色发展和产业支撑的省州级园区。推动传统产业提升离不开科创赋能。“建议以宁南蚕桑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打造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蚕桑科创中心。同时,对接西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建立茧丝生产中心、昆虫蛋白织造中心、生物开发利用中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晏鲁作说。在描绘心中的凉山蚕桑产业“蓝图”时,晏鲁作说道,希望支持凉山打造优质蚕桑产业硅谷,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蚕种、蚕茧、生丝、丝绸、桑葚生产基地,全国最强的昆虫蛋白医疗、美容、保健、特种材料研发基地,使凉山成为全国蚕桑产业种质资源的发源地、科技成果的孵化地、技术标准的始发地、综合利用的示范地和产业延伸的样板地。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消息,近日,山东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利带领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4人前往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洽谈对接,就共同建设经济昆虫产业园项目等相关事宜进行座谈交流。蚕业所所长王磊、所专职党委副书记王向誉、副所长薄颖颖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会上,王利阐述了公司的战略布局。他希望联合农业科研机构设立产学研基地,定向培养人才,攻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实验室-田间-市场”全链条成果转化。王磊介绍了中心资源优势和已取得的技术成果。他指出,中心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累了深厚的科研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资源昆虫高效养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双方共建经济昆虫产业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向誉重点介绍了产业园的建设规划,皆在打造省内首个集科研、生产、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昆虫产业示范园,涵盖科研孵化区、生产应用区、生态体验区三大核心板块。薄颖颖介绍了胶东中心及人才公寓建设情况。此次座谈会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双方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谱写“科企融合”新篇章。
魅力苏豪消息,为深化集团内部协同联动,共谋海外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3月4日,苏豪弘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豪弘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宏伟率团队到访苏豪股份,双方围绕东南亚产业投资规划及实践经验开展专题交流研讨。苏豪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雨祥主持会议并讲话。
徐雨祥对马宏伟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苏豪股份“数字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境外经营布局。他表示,公司持续强化海外供应链支撑能力,柬埔寨、缅甸生产基地已实现产能联动与优势互补,海外服装生产连续三年突破1000万件。目前,苏豪股份在缅甸、越南分别设立办事处,埃及生产基地前期考察工作亦有序推进,为国际化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交流旨在深化兄弟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探索海外市场高质量发展路径。座谈会上,苏豪服装董事长于堂茂结合东南亚业务实践,系统分析了当地政策法规、资源整合及供应链管理要点。针对海外投资中的共性挑战,苏豪弘业团队围绕产业投资风险评估、本地化团队建设等议题与苏豪股份展开深入探讨。马宏伟对苏豪股份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苏豪弘业始终坚持“安全是底线,效益是根本,规模是保障,可持续是目标”的经营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次交流为双方深化东南亚市场开拓提供了重要参考,希望双方通过信息互通、风险联防、项目共建等举措,共同提升跨境业务运营能力。此次交流聚焦东南亚产业协同,为双方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强化战略对接与业务联动,全面提升海外业务运营质效,为控股集团产业布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保障。苏豪弘业股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长理,证券投资部、弘业永恒相关负责同志,苏豪服装公司、丝绸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土耳其国家统计局统计,1月,土耳其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85%。其中,出口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进口额为3126.90万美元,同比增长23.14%,自中国进口额为951.14万美元,占比30.42%,同比增长45.73%。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3月7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05%报收于4568.64点,本周生丝指数下跌0.01%。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325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5.90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09万元报收于45.51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5.36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2.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6.50万元/吨;商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3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5.3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6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10万元/吨;公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5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5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万元/吨;公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6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9万元/吨;厂检大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64.8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64.80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525.14(-0.08%);鲜茧指数报603.75(+0.54%),干茧(大4A-5A)指数报1538.23(-0.27%),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报1749.20(-0.42%);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报106.30(-0.02%)。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消息,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5年1-2月,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为49.95,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商户景气指数为49.88,较上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上升,商户景气指数下降,管理者景气指数和商户景气指数均低于50。从管理者景气指数来看,总指数中,1-2月管理者景气指数为19.95,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经营环境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0.65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经营总额指数为49.68,较上期上升0.33个百分点;物流发货量指数为50.00,较上期上升0.65个百分点;客流量指数为49.35,较上期持平;开门率指数为50.00,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租金指数为49.68,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电商销售指数为50.97,较上期上升0.97个百分点。从商户景气指数来看,总指数中,1-2月商户景气指数为49.88,较上期下降0.59个百分点;经营环境指数为52.17,较上期上升1.04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销量指数为49.16,较上期下降0.77个百分点;平均售价指数为50.63,较上期上升0.70个百分点;盈利指数为49.51,较上期下降0.22个百分点;综合成本费用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0.67个百分点;库存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1.07个百分点;电商销售指数为50.00,较上期下降1.47个百分点。
2025年1-2月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降4.5%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根据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美元计,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308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4%,其中纺织品出口1525.5亿元,下降0.9%,服装出口1557.4亿元,下降5.8%。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5年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下降4.5%,其中纺织品出口212.2亿美元,下降2%,服装出口216.6亿美元,下降6.9%。
【 天下事 】
海关总署: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总体平稳
央广网消息,海关总署官网显示,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下降1.2%(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两个月少了2个工作日,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进出口增长1.7%)。其中,出口3.88万亿元,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下降7.3%。按美元计价,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093.7亿美元,下降2.4%。其中,出口5399.4亿美元,增长2.3%;进口3694.3亿美元,下降8.4%。
前两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2万亿元,下降3.6%,占我外贸总值的64.3%。其中,出口2.55万亿元,增长2.5%;进口1.65万亿元,下降11.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7.1%,占18.3%。其中,出口7529.6亿元,增长7.6%;进口4461.8亿元,增长6.4%。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9113.1亿元,增长4%。其中,出口3891.6亿元,增长13.6%;进口5221.5亿元,下降2.2%。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2%,占我外贸总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万亿元,增长1.6%,占我出口总值的64.2%;进口1.19万亿元,增长2.7%,占我进口总值的4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1万亿元,下降0.3%,占我外贸总值的29.2%。其中,出口1.08万亿元,增长6.9%;进口8299.1亿元,下降8.3%。国有企业进出口9250.4亿元,下降13.4%,占我外贸总值的14.2%。其中,出口3007.4亿元,增长6.6%;进口6243亿元,下降20.6%。
财政部: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央视新闻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6日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在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加上弥补赤字的国债,今年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四是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自主财力,有效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同时增加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引导地方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五是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的增幅。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好的效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供给和政策空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