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消息,为促进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能力提升,加强生丝公证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3月5日至7日,全国生丝质量检验技术比对交流活动在广州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主办,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承办,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刘克、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食棉处处长谭辛鹏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领导出席活动。
刘克同志指出,本次活动为全国纤检机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全体代表人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人工智能同检验检测技术的结合,更好地服务茧丝产业高质量发展。谭辛鹏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茧丝产品检验能力建设,提升茧丝质量检验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水平,扩大茧丝公证检验结果的采信范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茧丝产品质量分级体系,促进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26家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此次活动,共同就生丝质量检验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活动期间邀请中国丝绸协会专家讲授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消息,3月7日,土库曼斯坦商务部部长Dur dymyradov, Bayr smmyr at带队莅临重庆市蚕科院调研交流,市蚕科院党委书记熊本华、禄劝宝瑞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忠英陪同。Dur dymyradov, Bayr smmyr at一行先后参观了家蚕种质创制中心、蚕科院生态果桑园、桑果酒中试产线、桑黄人工繁育标准化实验室,并就深化蚕种贸易合作进行座谈。
Dur dymyradov, Bayr smmyr at对蚕科院在桑园精管、良种繁育、蚕种精选、桑黄研究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扬,并就土库曼斯坦在发展蚕桑产业中的技术难点、制约因素及实际需求进行了交流,希望市蚕科院在蚕种供给、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与支持与帮助。熊本华书记表示,非常感谢土方的信赖与肯定,蚕科院心系土方蚕桑产业发展,疫情前,曾连续五年出口优质蚕种到土库曼斯坦,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不断回暖,重庆促外贸工作力度不断强化,蚕科院将持续关注土方产业需求,在蚕种供应、技术指导等方面与土方“再续前缘”。
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3月10日,四川省宁南县组织召开2024-2025年度桑树冬春管理考评验收工作安排会议,对全县桑园冬春管理考核验收任务进行系统部署。县农业农村局、南丝路集团、县蚕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聚焦“以考促管、以评提质”目标,细化考核细则,确保桑园管理标准化落地见效,为2025年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会议指出,本次考评验收将围绕桑树冬春管理关键环节,重点对示范片区实施“五查五看”:一查技术执行标准,狠抓枝条剪伐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情况;二查资源盘活效能,统筹推进撂荒桑园土地流转工作实施力度;三查清园整治成效,全面检验桑园枝条清理及清洁生产实施情况;四查土壤改良实效,系统评估翻耕除草等基础管护环节综合成效;五查防控机制建设,重点督导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治理体系建设情况。会议强调,一是“以考促管”压实责任。通过量化考核倒逼责任落实,破解桑园管理粗放难题,确保冬春管理技术标准“不走样”,为2025年春蚕稳产高产提供保障;二是“以评提质”激发动能。激励各镇、村组形成“比学赶超”氛围,推动桑园管理从“达标”向“优质”跃升;三是“以验筑基”防控风险。通过验收提前发现病虫防控、桑树长势等隐患,降低春季生产风险,助力蚕茧质量再上新台阶。
上林发布消息,近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联合上林县发改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到塘红乡中可社区开展赠送新品种桑苗及种植技术培训活动,通过技术下沉助力传统桑蚕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活动采用“理论授课+田间实践+互动解惑”模式进行。培训中,特派员从选苗定植到病虫害综合防控,从科学施肥到桑园管理,全程手把手传授标准化种植技术,并现场为桑农答疑解惑,免费发放新品种桑苗1.2万株。“此次主推的新品种桑苗具备产叶量高、叶质好,耐旱、抗高温等特性,可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乙介绍,“上林县正以每亩480元的专项补贴推动良种更新换代,以此专项行动为契机,我们免费赠送新品种让桑农种植示范,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广新品种种植,助推上林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下乡带来生产技术方面的革新,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桑蚕产业的产量与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农户发展桑蚕产业的信心。“我种有18亩的桑树,由于目前的桑树品种不太好,桑叶产量不高,桑园每茬我仅能供养约2万只蚕。”塘红乡中可社区上中庄村民韦兴东说,今天试种的新品种桑苗如果产叶量高,明年则计划全面改种这个新品种。据了解,近年来,塘红乡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桑蚕产业,桑园面积不断扩大,全乡桑园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遍及全乡12个行政村,蚕桑产业已成群众致富“黄金叶”。目前,上林县发改科技局已组织蚕桑、畜牧等四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小组,以“组团式”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5次,覆盖全县11个乡镇,通过“良种+良法”集成推广,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3月11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26%报收于4541.42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325合约下跌0.15万元报收于45.51万元;2509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5.30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12万元报收于45.24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陕西日报消息,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工信厅获悉:2024年陕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稳健发展,目前已形成西咸纺织服装创新园、西安工程大学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等17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西安、宝鸡、咸阳、榆林等市形成了棉纱坯布、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职业装、羊毛防寒服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严家民介绍,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有200余家,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链上企业2024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近10%。当前,陕西纺织服装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材料与制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5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级科技奖项;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元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先后开发出碳纤维陶瓷基复合增强材料等系列产品,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用传动动力摩擦等领域。同时,陕西的功能性面料、服装产业基础好,陕西雅尔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企业生产的隔热、阻燃、防辐射等多功能防护面料、功能性服装应用于国家应急救援、消防等领域。省内多家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提升了企业运行模块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科技转型。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陕西省成立纺织服装产业链工作专班,制定纺织服装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区域布局、转型升级重点方向和工作任务,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省工信厅充分利用一系列专项资金,支持陕西省纺织服装企业增产扩能和技术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纺织服装建设项目27个,支持省服装行业协会在西安华东万悦城成立汉服交易中心,推动陕西雅尔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乾县成立集汉服生产加工、展示、拍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汉服基地,不断做大做强陕西省特色服装服饰产业链。2025年,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工作专班将以促进纺织服装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纺织高端制造培育“延链”工程、棉纺产业巩固提升“补链”工程和智能制造“强链”工程,促进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服装零售行业加速布局多元化新兴消费场景
人民网消息,当前,面对全球服装零售行业多重挑战,行业正加速向更多元化的新兴消费场景布局。近日,江南布衣有限公司公布了2025上半财年(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同比增加约5.0%至人民币31.56亿元;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无论是面对全球市场挑战,还是应对零售业态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我们始终稳健推进坚持多品牌可持续规模化运营、坚持设计驱动、深耕粉丝经济三大关键战略。”公司首席财务官范永奎在日前举行的业绩沟通会上表示。据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南布衣在全球经营的独立实体零售店总数增加至2126家。同时,正持续优化以粉丝为核心的全域零售网络的建设,以提升用户粘性。在多品牌可持续规模化运营方面,江南布衣旗下拥有9个子品牌。除了逾30年历史的成熟品牌JNBY外,公司相继推出的速写、jnby by JNBY和LESS等成长品牌组合产生的收入均持续增长,推动品牌力持续提升,整体毛利率得以维持于65.1%的高水平,其中线上渠道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至2025上半财年的64.2%。江南布衣方面表示,公司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进一步增强国内外的各类零售网络,持续对店铺视觉及形象开发的战略投入,积极布局多元化社交电商和新零售渠道等新兴消费场景,优化全域互动营销平台和智能快反供应链的能力,打造不同品牌在各细分市场建立合理规模的运营能力。当前,伴随消费市场回暖的同时,中国服装市场继续展现多样化的消费趋势,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范永奎表示,公司将鼓励运营创新,持续不断地为粉丝创造及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景和触点建设。同时也将持续打造融合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的企业管治架构,推动ESG实践,逐步实现ESG领域的2025承诺,确保本公司业务可持续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
【 天下事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表决通过多项决议
央视新闻消息,3月11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闭幕会。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
税收数据显示:近5个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显现
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消息,2024年9月底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叠加前期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落地见效,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2024年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发票数据反映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五方面亮点:
一是制造业稳定增长,装备制造支撑作用较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的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其中,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特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9.3%和11%。二是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的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7%和9%;同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4%和9.5%。三是设备更新稳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向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带动下,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7.1%;受国家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和企业让利等因素带动,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分别同比增长23.3%和56.1%,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卫生洁具零售分别同比增长28.5%和17.4%。四是生态环保服务增长较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推广服务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9.3%、26.8%和12.1%,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7%、10.9%和6.1%。五是省际贸易持续畅通,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省际销售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近四成,较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物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其中与外贸相关的远洋货物运输、货物运输代理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和27.6%。“近5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的一系列新趋势、新变化,显示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平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落实落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