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中新网消息,为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和河池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广西纺织服装(茧丝绸)产业“走出去”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3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广西、浙江、江苏、重庆等地的100余名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通过产业推介、项目签约、时尚走秀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广西茧丝绸产业优势,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恩江向行业代表抛出“橄榄枝”。他介绍,广西作为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62.7%,生丝产能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一,已形成“东绸西移”战略核心承接地的独特优势。“广西正全力打造‘一带一路’丝绸产业枢纽,而浙江作为纺织强省,双方在原料供应、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等环节具有天然互补性。”赵恩江表示,广西将通过实施基地提质增效、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推广等六大专项行动,为投资者提供全产业链政策保障,诚邀浙江企业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中国丝绸协会特邀副会长、浙江省丝绸协会会长吴金根对此深有共鸣:“广西是面向东盟的‘原料宝库’,浙江则拥有织造、印染、服饰等完整产业链,两地合作空间巨大。”他透露,已有浙江企业在桂投资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持续推动更多企业参与东西部协作,共拓“丝路”新版图。在签约仪式上,广西河池高新区管委会与浙江桐乡市洲泉强盛丝绵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新建丝绵与绢纺生产合作,广西嘉联丝绸与南通辰锦伊纺织有限公司签订南丝壮锦采购协议等3个项目,总金额超7亿元。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消息,3月27日,浙江嵊州市丝素蛋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院一行到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双方在蚕学宫307会议室举行座谈会。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嵇绍岭,嵊州市丝素蛋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院顾问谢艺伟,研究院副院长、帕拉森医药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仕杰,研究院药学技术专家、上海丝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京生,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方凤玲,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代方银,实验室和蚕桑学院蚕丝蛋白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李田主持。
会上,郭仕杰副院长介绍了丝素蛋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院发展历程、产业投资策略及科研成果市场化情况,强调了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期望此次来访有效推进双方合作。实验室多位青年科研骨干围绕蚕丝蛋白的前沿研究与多维开发利用以PPT形式作了简要汇报,展示了多项突破性成果或进展。双方就蚕丝蛋白在生物医药、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展开深入交流,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期望校企双方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双方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攻关、企业出题高校解题、高校成熟科研成果对接企业转化等形式进行合作;密切互访机制加深了解,推动丝素蛋白与资源昆虫技术协同创新,共促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东西部资源有效链接,加快优质技术成果落地与产业化。嵇绍岭副书记表示,资源昆虫全国重点实验室蚕桑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搭建好高校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至关重要,希望双方通过建立相应平台和机制,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人民日报消息,30多万元!这是在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里,一片小小的丝绸纹样经过数字化后带来的授权收益。从一件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丝绸文物中解构、提取出来的小小纹样,为何这么值钱?“通过对丝绸纹样的数字化采集、解构、提取、二次创作,古老的丝绸纹样就变成了数据要素。”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说。
据介绍,苏州丝绸博物馆里收藏着6000多件(套)丝绸文物,各种纹样加起来近10万片。过去,这些宝贝只进行展出,没有进一步开发其价值,产生不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为了让丝绸文物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2023年以来,苏州丝绸博物馆与国有企业苏文投集团深度合作,探索“1+1+N”的授权合作模式,对丝绸纹样进行再开发利用。由资源方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数据的初步采集,苏文投集团负责具体运营,并通过搭建平台,引入民营企业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丝绸纹样的活化利用,一条上下游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从丝绸文物上进行高清扫描采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采集过程中探索制定数字化采集标准。苏文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祁麟介绍,2023年底,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立“苏州文化元宇宙实验室”,利用原真采集和纹样解构技术,打造出一套在地化的文化超计算应用系统,并在此过程中着力建立数字化采集标准、构建标识标注体系、建设丝绸纹样数据库。“传统丝绸纹样经过二次创作后,将产生新的设计和著作版权,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祁麟说。走进苏州丝绸博物馆未来馆一楼展厅,各种“脑洞大开”的潮品令人目不暇接。创意织机玩具不仅让人了解织机的基础架构,还能进行实物编织,丝绸专用洗涤液“穿”上了纹样专属色彩的“外衣”,丝绸纹样还被运用到虚拟世界成为游戏角色的装扮……
安徽纤检消息,为全面掌握安徽省桑蚕产业转型升级情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8日,安徽省纤检局一行赴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桑蚕产业园开展调研,并就桑蚕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全龄饲料养蚕工厂、桑叶粉加工厂、传统集约化养蚕大棚等产业核心区,详细了解从饲料加工、小蚕培育到大蚕饲养、蚕茧收烘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和技术要求。在听取中畈村村委负责人关于“一村一品”蚕桑特色产业建设情况的介绍后,调研组对当地探索“全年化、饲料化、智能化、科技化”养蚕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下一步,省纤检局将充分发挥在生丝检测的技术优势,开展工厂化饲料养蚕与传统养蚕的质量差异比对,为企业改进饲料养蚕技术、提升生丝质量提供支持,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助力安徽省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纤检局公证检验科、执法稽查科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欧盟统计局数据,1月,意大利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2.55亿美元,同比下降45.97%。其中,出口额为1.59亿美元,同比下降52.99%,对中国出口额为950.25万美元,占比5.99%,同比下降48.25%;进口额为0.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34%,自中国进口额为4602.69万美元,占比47.77%,同比增长80.34%。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4月1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跌0.01%报收于4603.63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425合约报平收于46.11万元;2509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6.02万元;260325合约报平收于45.87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央广网消息,3月29日,在宁波举行的2025年浙江省“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上,宁波在全国率先发布无废纺织建设指南,首次将印、染、纺、织四类行业企业串珠成链,明确行业全生命周期无废的“行为准则”。
该指南包含7个方面、55条内容,旨在推动行业企业设施设备能源消耗最小化、原料产品循环利用效益最大化、固废资源利用最优化,“无废纺织工厂”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宁波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重要出口地,拥有2万余家纺织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近年来,宁波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通过数智化平台建设,设施设备升级,以及废纺织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纺织行业特色的无废工厂。去年,宁波市循环利用废纺织料超过30万吨,减少碳排放量108吨。“纺织行业涉及印、染、纺、织、成衣等多个环节,过去不同类企业的无废建设工作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废弃物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宁波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唐文彪介绍,为了解决痛点,巩固已有成果,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引导市纺织行业协会组织申州集团、康赛妮集团等纺织龙头企业,共同制定了无废纺织建设指南。该指南的55条规定涉及基础环境、生产原料控制、特征固废、生活办公、建设装修、制度建设、无废评估等内容:原料上,尽量选用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率高的原辅材料;染整生产过程中应有碱回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对于可回用于生产的废纺织料及不合格产品,应进行单独存放,并设立自行利用台账,提升循环利用效益。现场,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副司长温雪峰表示:“此次宁波发布的纺织行业无废指南,在全国尚属首次,为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明晰了路径和方向。”
央广网消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近日发布2月棉纺织行业景气报告。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回升至荣枯线。2月份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50%,处于临界点,较1月上升2.9个百分点。2月份,春节过后纺织企业复工复产顺利,生产销售逐步恢复正常,整体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景气指数回升至荣枯线。
【 天下事 】
上海证券报消息,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从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社会化水平等5个方面提出23项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意见》提出总体要求:“坚持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相互融合,坚持信用奖惩合理合法,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更好发挥信用制度基础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抓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公共信用评价的规范性、提升市场化信用评价水平、扩大信用评价应用范围。其中,在提升市场化信用评价水平方面,要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着力建设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支持银行机构在信贷评价中进一步丰富信息维度,开发符合民营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监管,重点培育一批业务能力突出的本土权威机构。另外,在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方面,《意见》提出推进信用报告深度应用,明确要大力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鼓励在招标投标、融资授信、商业往来等市场交易活动中使用信用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于3月3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与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立达信光电子、厦门国贸等8家企业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回应企业关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商务部部领导李成钢、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邓志勇、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出席会议。
会上,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当前生产经营情况、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参会企业一致表示,将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发扬爱拼会赢的精气神,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会部门负责同志逐一回应企业建议诉求,并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郑栅洁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希望企业家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放眼全球、抢抓机遇,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企业心声,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坚定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