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5月30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5月30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5-304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发布,纺织业4企1项目入列
中国纺织报消息,近日,商务部公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认定404家企业为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21个项目为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其中,纺织行业共有4家企业和1个项目上榜。

4家上榜纺织企业为:浙江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山东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嘉祥京鲁益久织造有限公司、湖南金霞湘绣有限公司。上榜项目为:广西金壮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金壮锦卡塔尔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平台。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共同认定,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2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江苏省经贸考察团到访苏豪控股集团
江苏苏豪消息,5月28日,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贝钧奇率江苏省经贸考察团一行到访苏豪控股集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热情接待,双方就深化苏港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展开深入交流。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陈少山、蔡德升、邓绍坤,江苏省商务厅驻香港主任代表袁明,苏豪控股集团副总裁蒋成效参加座谈。

周勇对贝钧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江苏省属贸易企业重组整合相关情况。他表示,苏豪控股集团重组整合以来取得的各项工作成果在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肯定,集团紧紧围绕全新使命定位,聚力服务“国之大者”“省之要事”,高质量完成了江苏中亚中心建设、香港科创平台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省级物流集团组建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围绕“研发在香港,转化在江苏”的目标,集团与省产研院共同推进香港科创“双平台”建设,持续加强与香港高校对接,加快推动项目落地。今年以来,集团提前研判关税政策,及时出台应对措施,加大“一带一路”市场拓展力度,前四个月进出口规模稳健增长,跑赢全国全省大盘。充分发挥在港金融平台牌照齐全优势,推动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周勇对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在推动苏港经贸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互动联系,梳理业务清单,积极对接有关资源,推动经贸投资领域深度合作。贝钧奇对苏豪控股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表示,苏豪控股集团历史底蕴较为深厚,以茧丝绸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链极具特色和竞争优势。作为江苏省贸易龙头企业,苏豪控股集团积极拓展中亚、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走出了一条开拓全球市场,做强贸易主业的发展路径。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是香港五大商会之一,由从事进出口贸易相关的工商企业及人士组成,目前拥有5000多位会员。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拥有金融、科创、人才、法务等专业服务优势,是江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希望商会和苏豪控股集团立足各自优势,深化贸易合作,发掘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中的新机遇,携手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寻求更多贸易机会和贸易伙伴,促进双方更高水平“走出去”,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3
香港陈敏春先生向国丝馆捐赠丝绸艺术品
中国丝绸博物馆消息,5月29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香港宝通华行有限公司董事陈敏春先生的珍贵丝绸艺术藏品捐赠仪式,宝通华行董事陈敏春先生、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侯公林、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艳华、陈列保管部主任陈百超和杭州宇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代表侯然等人员出席。

此次捐赠为《嫘祖遗泽图》《天孙传艺图》真迹及《群仙祝寿图》真丝手绣等四件珍贵藏品,其中《嫘祖遗泽图》和《天孙传艺图》为绢本画,作者为著名画家丁庆龄先生、王柳影先生和黄子曦先生,作品取材自南北朝时期有关黄帝正妻嫘祖西陵氏被尊奉为蚕神“先蚕”的传说和天孙娘娘,即织女传授人间丝绸製造技术的传说。两幅著作以精湛的画技和对中国传统养蚕缫丝技艺、织造技艺的精通,生动展现了古代养蚕、缫丝、纺织的全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群仙祝寿图》则以精湛的刺绣工艺还原了清末画家任伯年的代表作《群仙祝寿图》的神韵,运用平金、影金等多种技法,呈现天宫设蟠桃盛宴,各路神仙前往瑶臺祝寿的场景,堪称丝绸艺术精品。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对宝通华行有限公司董事陈敏春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国丝馆会做好这些藏品的保管、研究和阐释,将在合适的机会面向公众进行展览展示,让更多人通过这些藏品了解更多中国丝绸文化。未来,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丝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宝通华行有限公司是由陈敏春先生的父亲,已故的浙江宁波籍实业家陈绍华先生,于1964年在香港创立。陈绍华先生是香港丝织业著名人士、中美纺织品贸易之先驱、中美大规模直接贸易的开拓者之一。宝通华行有限公司曾是中国内地和服坯绸生产的重要企业公司,与中国丝绸博物馆渊源深厚,建馆之初曾捐赠资金支持博物馆建设。此次捐赠不仅延续了宝通华行公司与博物馆的深厚情谊,更为丝绸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第十二期非遗织锦研修班学员探访嘉兴丝绸博物馆及企业
纺织非遗消息,2025年5月27日上午,第十二期非遗织锦研修班学员在织锦研修项目负责人祝成炎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纺织非遗研究所所长张红霞教授的带领下,赴嘉兴开展深度考察,先后探访了嘉兴丝绸博物馆和嘉兴市特欣织造有限公司。

学员们首站来到嘉兴丝绸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丝绸文化探索之旅。这座由嘉欣丝绸集团投资兴建的专业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生动的展陈,为学员们全方位展现了嘉兴作为“中国绸都”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创新发展之路。博物馆通过四大展厅系统展示了丝绸发展历程。在序厅,巨型蚕茧艺术装置与南宋织造工具相映成趣,六幅浮雕生动再现传统丝绸生产工艺。历史厅陈列着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珍贵丝绸文物,包括灯树纹锦、彩条绫等代表性藏品。综艺坊展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全息投影展示蚕的生命周期,实物展陈呈现织机演变历程。在考察座谈会上,嘉兴特欣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夫介绍了母公司浙江嘉欣丝绸集团的发展战略。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该集团秉持“贸易为龙头,实业为基础”的经营理念,经过近四十年的工贸一体化发展,已构建起完整的丝绸产业链体系。集团以嘉兴总部为核心,在内地及东南亚布局三大服装供应链集群,形成了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格局。旗下拥有1926年创立的“金三塔”经典品牌,通过“丝针织”等技术创新,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开发出更具舒适性的现代真丝产品。集团坚持丝绸主业不动摇,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致力于为全球市场提供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高品质丝绸产品。随后,王国夫总经理陪同学员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实地观摩丝绸织造的全流程生产工艺。学员们依次参观了络丝、并丝、捻丝、整经、织造、检验出货等完整的生产工序。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就织造工艺的创新与传承、产品质量控制等话题与王国夫总经理进行了深入交流。特别对公司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如何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考察通过实地观摩、深度交流,让学员们对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织锦技艺的当代发展注入了新思路。


5
2025年1-2月印度丝绸商品贸易统计简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印度商工部统计,1-2月,印度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7.30亿美元,同比增长5.96%。其中,出口额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进口额为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7%。


6
5月30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5月30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跌0.03%报收于4758.04点,本周生丝指数累计上涨1.05%,本月生丝指数累计上涨2.32%。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6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7.16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7.82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8.09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3.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0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80万元/吨;公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5.0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7.1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80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549.35(+0.01%);鲜茧指数报607.00(-1.69%),干茧(大4A-5A)指数报1632.09(-0.56%),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持平报1859.77;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持平报105.78。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创新攻关结题答辩!纺织“大国工匠”呼之欲出
中国纺织报消息,5月27日,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结业式在全国总工会举行。200余名学员历经在清华大学的培训,按专业领域分组完成创新攻关课题的结题答辩。通过考核评价的学员,将被授予大国工匠证书。纺织行业有3位高技能人才参加了此次培训营。

据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结业答辩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覆盖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个领域,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脱颖而出。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围绕企业“牛仔面料的疵点检测和相应的评分系统”项目研发和技术难点展开,完成课题答辩,在项目测试中获得导师的建设性意见。上海纺织时尚定制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雍飞在培训学习期间,针对中山装、青年装的服装款式改良和变形提出创新思路,其答辩得到专家肯定。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任马晓飞就高性能聚乳酸分子结构再造与短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作课题答辩,获专家充分肯定并给出合理化建议。该技术的开发应用有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我国聚乳酸纤维产业发展。参加此次培训营的学员由全国总工会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均为长期扎根生产一线、技术技能突出的产业工人。2024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工作,确定220位培育对象,并于同年9月开启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培训营由清华大学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担任理论导师,大国工匠担任技能导师。培训营通过理论授课、实践研修、创新攻关“三位一体”模式,以及返岗研学、攻关小组互访学习等环节,全面提升学员政治素质、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全国总工会日前印发的《工匠人才培育实施办法》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其中,大国工匠培育重点面向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制造业为主,重点从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单位中推荐。


8
“科创中国”浙江行合作成果交流会暨纺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
中国科协消息,近日,“科创中国”浙江行合作成果交流会暨纺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绍兴举办,来自全国学会、省市科协、省级学会以及浙江省高校院所、企业园区、地市党委政府等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会议期间,全国学会、高校院所、行业专家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进行了“聚酯薄膜生产环节的联合攻关”“碳材料热管理技术”“纺织材料认可实验室共建”等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新材料领域4位专家分别围绕纤维新材料转化应用、绿色功能纺织材料产业链构建、镁基新材料战略创新与应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现状等产业链热点作了报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等学会负责人分享了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案例。会议为平台,学会负责人、行业专家与地方党政、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深入相关园区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对接。


【  天下事  】

9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消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意见从完善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制度、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范围、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制度、加强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作出部署,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0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5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六章三十六条,对纳税缴费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应用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具体可登录税务总局官方网站查询了解。

近年来,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良好的纳税信用逐渐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融入企业发展链条。据了解,税务部门已连续11年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办法》整合了2014年以来发布的纳税信用管理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规定,在保持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基本稳定的同时,聚焦经营主体反映的热点诉求,旨在进一步优化税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以此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多措并举抓好新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广泛开展宣传解读,并通过新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等渠道,更好为经营主体提供纳税缴费信用的查询和提示提醒服务。第一次适用《办法》的纳税缴费信用评价结果将在2026年4月发布,税务部门将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进一步发挥纳税缴费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