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6月20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6月20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6-204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点赞万事利丝绸传承创新

万事利集团消息,历史经典产业历久弥新,万事利以科技赋能丝绸,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619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一行调研万事利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情况。

在万事利科创中心,成岳冲副主席一行深度体验了万事利自主研发、驱动传统丝绸产业焕新发展的“科技+文化”消费新场景:万事利无水印染一体机,融合集成70万花型数据库的AI花型大模型、GBART无水印染技术等数十项核心专利,将原本需占地5000平米的传统印染工厂压缩至50平米、一台机器!且能够实现最快2小时拿到成品,并在印染过程中近乎零污水排放,彻底颠覆传统丝绸生产模式。座谈会上,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介绍了企业近年来坚持长期主义、围绕丝绸主业、传承历史经典的发展创新情况,她表示,万事利从一根丝开始传承,凭借科技、文化、品牌,在传统产业中干出了不传统的事业。未来,万事利将继续用“高质优价”的产品,巩固拓展好国内市场的同时,通过跨界电商等方式更好地向外传播,让丝绸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优质媒介,推动从“面料出口”向“产品出口”“设备出口”再到“品牌出口”的战略升级。成岳冲副主席高度肯定了万事利以文化赋能、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丝绸产业边界,将丝绸从穿做到吃再做到生命大健康的创新发展,称赞道“这很了不起,是一个跨越!万事利的丝绸,不仅是历史经典,也是现代时尚,是一直与时代相融合、不断创新发展的”。他表示,丝绸在历史上曾有着辉煌的成就,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历史经典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的充分融合,传承好、发展好、弘扬好历史经典产业,不只是为了一个地方,而是为了一个国家。他鼓励万事利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的内涵,将历史经典丝绸产业做成为老百姓真正消费得起的好产品!


2

上久楷苏州湾宋锦艺术空间启幕四大篇章开启沉浸式美学之旅

引力播消息,617日,由上久楷打造的苏州湾宋锦文化艺术空间启幕。作为苏州湾的非遗活态传承新地标,这一近千平方米的艺术空间以“锦绣文脉”“技艺永生”等四个篇章,带领市民游客开启沉浸式宋锦美学之旅。

千年前,当宋式美学与织锦工艺相遇,便有了宋锦之大成。它织造于两宋,鼎盛于苏州,以其质地细腻、图案古朴典雅、色彩和谐明丽而冠绝群锦,与云锦、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今天,在宋锦文化艺术空间启幕之际,北京知简品牌联合创始人沈铖发布《上久楷品牌白皮书》,首次系统阐述以“非遗活态传承”为核心的品牌战略。白皮书深入解读宋式美学哲思,将织机上流动的星河视为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为上久楷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开幕式上,以“并生为一”为主题的走秀成为全场焦点。在流淌的琴音与光影中,模特身着融合宋锦灵魂与现代风骨的作品缓步而出,诠释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深邃宇宙观。设计师边惠中以织机为笔,令“并生·为一”的创作纲领跃然锦上。“‘并生’即激活宋锦千年画境,让非遗不再是橱窗展品,而是通勤途中的清风拂面。‘为一’即熔铸苏州匠心的温润与当代剪裁的锋芒,在东方‘留白意境’与西方‘解构主义’间找到时空平衡点,让经纬诉说生命故事。”主办方说。当天,记者走进宋锦文化艺术空间,“锦绣文脉|入宋”“技艺永生|触锦”“礼赞东方|承魂”“无界新生|织未来”这四个篇章依次递进,重构千年宋锦非遗叙事。在“技艺永生|触锦”篇章中,数字长卷解构宋锦织造的20道工序,互动屏开启“丝织编程”,观众指尖划过瑞兽纹样,在焚香点茶间体悟宋人织锦智慧。在“无界新生|织未来”篇章中,“宋锦AIGC工厂”邀观众共创专属纹样,时装、家居、文创于此无界交融。记者从上久楷了解到,在宋锦艺术空间背后,是上久楷十余年在宋锦织造方面的不懈努力。早于2012年,上久楷突破电子提花机技术,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震撼交融。2013年,建成中国宋锦文化园,年接待游客超30万,推动非遗活态传承。2014年,荣膺APEC领导人新中式服装面料唯一供应商,闪耀世界舞台。当年起至2023年,上久楷连续十年为外交部定制国礼,也使宋锦成为国家名片。“苏州湾宋锦文化艺术空间不仅是千年技艺的当代家园,更是驶向未来的航船。上久楷将在此深化‘非遗+文旅’融合,开发高端定制与深度研学项目,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无限可能,让宋锦这一东方瑰宝,在新时代的经纬间,持续绽放令世界瞩目的永恒光华。”上久楷总经理吴振飞说。


3

计划出版100卷!“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上观新闻消息,618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版权局局长虞汉胤及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和版权处领导,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副秘书长、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徐华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大英博物馆原亚洲货币研究员、英国皇家钱币学会原副会长、英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汪海岚(Helen Wang),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总主编赵丰,北京艺术博物馆原馆长、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编纂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丹,浙江大学出版社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晨等嘉宾出席。发布会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洁教授主持。专家座谈环节,赵丰介绍了“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缘起和国际合作计划,并提及项目未来将推出英文版本。汪海岚从丝绸在古代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丝绸在当代人文艺术研究中的意义出发,充分肯定了项目艺术价值和宏伟规模。王丹作为项目亲历者,分享了该项目的编纂难点以及克服难点的过程。长期参与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评审工作的田苗表示,该项目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期待未来能够出版不同版本来分别满足专业学者和大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由国家文化机构、高校团队联合全球文博机构编纂,旨在系统整理丝路文化遗产,计划出版100卷,覆盖全球80余家博物馆馆藏。继2024年良渚论坛首发5卷首批成果后,202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发布的第一辑成果12卷,进一步推动了丝绸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学术交流。这一成果的发布,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系统梳理,也是丝绸文化融入“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随着“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的问世,这一承载千年文明的艺术载体,正以崭新的形式走向世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4

国家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到重庆市蚕科院调研指导

重庆市蚕科院消息,613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率队到重庆市蚕科院,深入调研指导家蚕新品种选育关键科研工作,市蚕科院党委书记熊本华带队陪同。

代方银一行实地考察了市蚕科院家蚕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基地,详细听取了蚕科院在特色蚕种质资源创制、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突破性进展的汇报,并对市蚕科院立足产业需求、扎实推进育种创新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代首席强调,家蚕新品种选育要进一步聚焦品种多抗性与综合性状的协同改良,强化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应用,加速培育出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标志性新品种。熊本华表示,此次国家体系专家的精准指导为重庆市蚕科院育种攻关注入了强劲动力。全院科研人员将紧扣代方银首席提出的方向聚力攻关突破,以更高水平的育种成果支撑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优质蚕种供给、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贡献。


5

央视连续报道石泉蚕桑基地数智赋能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消息,610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和农业农村频道(CCTV-17)聚焦报道了陕西省石泉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报道指出,石泉县通过推广“多批次、分段式”新型养蚕模式,集成应用“小蚕共育智能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蔟营茧自动化、蚕茧收购电子化、生产设备现代化、蚕辅服务数字化”的“六化”技术体系,并创新采用“链主企业+集体经济+强村大户”的合作机制,显著提升了产业质效,助力今春蚕农喜获丰收。

校县共建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体术体系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和陕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的重要载体。在基地,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产业规模和效益持续增加。2010年石泉县跃居西北蚕桑产业第一大县并保持至今。全县现有桑园7.6万亩,兴桑养蚕覆盖11个镇130个村及社区,惠及农户1万户、4.82万人,拥有茧丝绸等相关企业20个,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2024年,全县养蚕8.4万张,产茧332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19亿元。石泉县先后被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蚕桑之乡”等称号。


6

620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6月20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涨0.06%报收于4764.25点,本周生丝指数累计上涨0.41%。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625合约报平收于47.10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8.00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9万元报收于48.15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1.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00万元/吨;商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7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4.70万元/吨;公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2.7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3.0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80万元/吨;公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5.8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6.5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80万元/吨;商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6.8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6.80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562.97(+0.04%);鲜茧指数报607.03(-0.56%),干茧(大4A-5A)指数报1642.80(-0.91%),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报1858.36(-0.55%);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报106.00(+0.11%)。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6部门推动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

人民日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培育推广200个以上示范作用强、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7%82.3%,化纤、棉纺等领域龙头企业智能工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夯实支撑基础行动等4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工作任务。到2030年的主要目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8

江苏纺织服装企业在宁召开研讨会

中国市场监管报消息,由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与江苏省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共同主办的“江苏纺织服装企业内外贸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深刻重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这既为纺织服装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蕴藏着转型升级、迈向高端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张彤指出,国内超大市场规模是行业发展的底气,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是行业发展的潜力,融合发展的要义在于深挖内需富矿、稳固外贸基本盘;质量始终是行业安身立命的“根”和赢得市场信任的“魂”,江苏作为纺织大省,肩负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江苏省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会长高晓东提出三点建议:以标准体系重塑产业话语权,筑牢质量强省新根基;以双循环生态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全球协同新矩阵;以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内核,开辟转型升级新赛道。会议还邀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作专题报告,详细解读当前纺织服装标准工作的现状、改革形势及出口转内销面临的挑战,为企业提供行业洞察。天祥集团(Intertek)顾问、原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所长王建平,围绕建立绿色供应链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分享,深入剖析绿色纺织品的定义、有害物质管控的发展历程及纺织染整行业的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技术。会上,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内外贸布局,并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和促进内外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会议期间,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与江苏省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党建共建协议。双方以党建联建共建为纽带,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依托,实现互利共赢。双方将在质量检测、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  天下事  】

9

中国商务部:已为加入CPTPP协定做好充分准备

中新社消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9日称,中方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协定做好充分准备。

第九届CPTPP会议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举行。谈及申请准备情况,何亚东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自申请加入CPTPP以来,中方对协定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等领域市场准入做好了出价准备,并与各成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全面展示中方达到协定高标准的决心、能力和行动。同时,中方还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对照CPTPP有关规则开展先行先试。何亚东表示,下一步,中方将主动对接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继续按照有关程序,与各成员开展深入沟通交流,积极推进加入进程。何亚东说,希望CPTPP成员能加快中国加入进程,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动力。


10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央视新闻消息,5月份,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为2024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