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江苏苏豪消息,当地时间6月22日至24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率江苏省代表团到希腊考察访问,深入贯彻落实中希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拉紧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两大纽带,推动江苏与希腊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为中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苏豪控股集团随团出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到中东欧地区投资发展。代表团抵达雅典后,首场活动就是召开江苏在中东欧投资合作企业座谈会。会上,12家企业介绍了投资发展成果和“走出去”的心得体会,并就拓展双向经贸合作提出建议。信长星与大家深入交流,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深耕国际市场,专心致志做优做强,相互帮衬协同发展,共同维护江苏企业良好形象,在深度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东欧地区在江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苏豪海外布局的关键一域。上世纪80年代苏豪(波兰)公司的设立成功拉开江苏对外投资的历史序幕,为后续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深化江苏与中东欧地区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腊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员,与江苏同处“一带一路”交汇点,近年来双方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呈现良好势头。苏豪控股集团主动服务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聚焦轻工产品、机电设备、纺织服装、金属矿产等领域,与希腊构建起双向互补的贸易格局,既充分满足希腊市场消费需求,又有效保障国内产业发展资源供给。2024年,集团与希腊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07%,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合作潜力。以此次出访为契机,集团将充分发挥贸易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与希腊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和创新协同,依托现有的合作基础,在船舶业务、轻工产品、绿色板材等领域持续深化双方企业的务实合作,在巩固提升对希出口的同时,更大力度推动农产品等进口业务。集团还将加速布局跨境电商,以新业态新模式深挖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为深化江苏与希腊互联互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世界自然基金会访问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世界丝绸网消息,为进一步推动丝绸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6月2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法国办公室和国际知名品牌可持续发展团队等一行7人到访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参观丝绸博物馆,并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区域协同角度出发,与丝绸行业专家学者们就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展开了充分交流,探讨未来合作机会。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吕媛媛、杂志社社长李启正、杭州东方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费建明、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可持续发展专委会主任李建琴教授、副主任王来力教授、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吕巧莉等参加交流会。
交流会上,吕媛媛首先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国际合作交流情况,WWF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王倩总监介绍了WWF及可持续时尚“自然向好”丝绸相关项目,李启正社长分享了《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及工厂化养蚕技术发展》,费建明先生介绍了《中国绿色丝绸企业——达利(中国)》,王来力教授分享了《为“美丽丝绸”做出的努力——LCA、碳足迹、绿色生产》。主题分享后,双方代表围绕全球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丝绸产业发展态势,绿色丝绸价值链企业的实践路径与面临挑战,并从原料生产到消费趋势的丝绸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交流了更多可能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广农集团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座谈交流
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消息,6月21日,广农集团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举行座谈。双方围绕共同推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广农集团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兼)何忠参加座谈。
会上,何忠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广农集团蚕桑产业战略布局及发展情况。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业内专家介绍了浙江省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及养蚕的相关技术和成功经验。双方一致表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积极推广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希望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配套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提升广西在全国乃至全球蚕桑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总站相关业务负责人,广西种业集团、广农供应链集团有关同志参加座谈。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普查专家论证暨工作总结会在南充召开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消息,为打好四川省第四次桑树种质资源普查收官之战,高质量编写出版《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志》,6月19-20日,省蚕业管理总站在南充市组织召开全省桑树种质资源普查专家论证暨工作总结会。
会上,各桑树种质资源普查任务承担单位交流了工作开展情况,省蚕业管理总站对近4年普查工作作全面总结。会议组织专家研讨了《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商议确定将“川桑98-1”“川826”等200余个桑树桑种质资源纳入志书名录,对资源简介及图片资料进行了逐一审核。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按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查漏补缺,准确提供每份资源的品种简介和图片资料,充分体现出桑树种质资源特点,确保全面、按期完成志书撰写工作。会议强调,桑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推动蚕桑种业振兴的基础,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家底,挖掘了一批特色优异资源,建立了统一的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同时也存在资源管理不规范、精准鉴定不足、缺乏专项经费等问题。各保护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此次普查工作成效作为推动四川省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的起点,潜心钻研、接续奋斗,立足市场需求,培育天府良桑,为四川蚕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种业支撑。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专家、桑树种质资源普查任务承担单位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政协考察组到河池宜州考察
今日宜州消息,6月23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政协主席胡学军率考察组到广西河池市宜州区考察桑蚕产业发展情况。
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位于德胜镇的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德胜镇惠源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宜州区桑蚕产业在标准化养殖、产业链延伸的实践路径,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蚕茧品质、借助产业融合拓宽增收渠道的做法。座谈会上,双方聚焦桑蚕产业,围绕标准化养殖谈桑园规划、蚕室标准及饲养规范,交流技术创新的做法以及从蚕茧加工到丝绸研发、品牌打造的路径。考察组认为,宜州区在桑蚕产业发展中,标准化养殖模式科学规范,产业链延伸路径清晰多元,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增长,相关经验对石泉县桑蚕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6月25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11%报收于4766.32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7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7.25万元;250925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7.70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8.00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中国纺织服装数字时尚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央广网消息,6月24日,2025合肥时装周的重要主题活动——中国纺织服装数字时尚产业大会暨首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会在合肥市瑶海音乐厅举行,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知名设计师、品牌服装企业代表齐聚,共谋纺织服装数字时尚产业和AI赋能行业发展大计。
近年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合肥时尚产业也随之蓬勃兴起。瑶海作为合肥的主城区和老工业区,是合肥时尚产业最早的发源地,曾以“安徽纺织工业摇篮”闻名全国,瑶海区站前路商圈辐射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充分彰显“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的强劲活力。当下,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也成为新时代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合肥时尚服装之都正在加快崛起。活动现场,行业专家、资深设计师、服装企业从自身行业领域出发作主题演讲,深入浅出地分享AI时代下,数字技术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主要路径。在交流环节,大家就数字时尚产业发展展开讨论,以前瞻视野为安徽纺织服装产业与时代发展同频、与消费者需求共振提供创新思路。纺织服装作为时尚的基石,正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从智能制造到数字孪生,从虚拟时装到可持续创新,纺织服装行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此次大会还宣布AITA纺织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模型正式上线,该平台不仅涵盖纺织服装领域专业词条知识库,还展现出“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等行业新定位内容的智能交互性平台。当日,一场聚焦国潮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对话也同步在瑶海区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举行,共论国潮从“现象级热潮”向“可持续生态”转型的破题之道。活动中,“瑶海创库”正式揭牌,汇聚设计力量、链接产业资源、提供孵化服务,为合肥乃至安徽的原创设计师、时尚创业者打造一个开放、共享、赋能的成长空间。本届合肥时装周从6月23日持续至25日,创新采用青年创意田园与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双会场模式。期间,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展销会、多场时尚发布活动等同步举办,为市民带来一场独具特色的时尚体验。
前5个月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1.3%
青岛海关消息,据青岛海关统计,前5个月,山东省出口纺织服装862.1亿元,增长11.3%,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10%。主要特点有:
一般贸易出口超8成,民营企业主导出口。前5个月,山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695.1亿元,增长5.8%,占同期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下同)80.6%;市场采购出口104.9亿元,增长73%,占12.2%;加工贸易出口58.9亿元,增长10.8%,占6.8%。同期,民营企业出口745.8亿元,增长13%,占86.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4.5亿元,减少0.6%,占9.8%;国有企业出口31.7亿元,增长7.6%,占3.7%。对韩、日、欧盟出口增长明显。前5个月,山东省对韩国、日本、欧盟分别出口纺织服装129.6亿、128.9亿、89.7亿元,分别增长16.3%、7.8%、27.7%。同期,对东盟、美国分别出口120亿、100亿元,分别下降11.6%、4.4%。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79.9亿元,增长13%;对RCEP其他签署国出口402.5亿元,增长2.7%。
【 天下事 】
促消费!6部门发布19条举措加强金融支持
新华社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意见》指出,要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意见》强调,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动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意见》各项政策实施落地,强化跟踪监测,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公布
经济参考报消息,6月24日,财政部公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根据《关于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央财政将通过安排奖补资金,支持示范区普惠金融发展。此次共有包括深圳市、大连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90个地区入选示范区名单。
激发创新活力,打造普惠金融标杆。财政部明确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工作指导,督促示范区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开展绩效评价;示范区要立足区域特色和发展需求,优化完善融资增信、风险补偿、信息共享等机制,推动普惠金融贷款“增量、扩面、降价”;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科技赋能,完善支小支农考核激励,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强化资金管理,确保精准规范安全。财政部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要严格规范中央奖补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导向和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要加强对中央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与跟踪问效,严防资金挪用,保障财政支持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凝聚协同合力,拓展服务广度深度。财政部同时提出,地方财政部门要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各有关方面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地方资源优势,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示范区建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