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6月26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6月26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6-263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嘉欣丝绸首届数字化应用大比武圆满举行

嘉欣丝绸消息,625日,由嘉欣丝绸股份公司网络信息中心策划组织的2025总部职能部门AI操作比武圆满完成,9大部门同台竞技,全面展示半年来AI赋能工作的实际成果。

技术中心、设计中心、财务部、贸管部、投资部、资产与物业管理部、总裁办、人力资源部轮番上阵,展示半年以来的AI应用成果。首席信息官张妩莹在总结中指出:比武不是终点,而是AI深度应用的起点。目前各部门已实现:重复性工作自动化率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提升;创新方案产出量翻番。徐鸿总裁最后强调:AI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他对这半年来,总部各职能部门在AI应用上的探索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各部门仍要高度重视AI工作,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跨部门AI知识共享机制,搭建内部AI应用生态;发挥年轻人的能力和特长;将AI应用从总部职能扩展到业务、集团下属企业。从人机协作智创未来,这场比武更是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未来,我们不能只是在适应AI时代,而是要创造属于嘉欣丝绸特色的AI新范式


2

“跨海溯丝源 先蚕生古泫”主题研讨会在山西高平举办

中新网消息,622日至23日,“跨海溯丝源 先蚕生古泫”主题研讨会在山西晋城高平潞绸文化园区举办,来自国内外丝绸和历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寻根与溯源”及“保护与发展”两大核心板块展开深入探讨,为潞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能。本次主题研讨会由高平炎帝文化研究会与山西潞绸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山西潞安府潞绸集团承办。

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马盛德、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钱有清、日本西阵织细尾家族第十一代传人细尾真生依次发言,并对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对于推动民间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现场专家、学者以多维视角聚焦潞绸文化深度研究,通过地理演变、历史进程及农业发展等维度,系统阐释高平在丝绸发源地中的核心地位;从炎黄文化溯源、考古文字考据与碑文史料等角度,深度梳理丝绸起源至潞绸发展的完整脉络,为潞绸文化的学术建构提供了扎实的史料支撑与理论依据。随后,细尾真生代表细尾株式会社与山西潞绸集团共同签署《丝绸文化推广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丝绸文化的交流与推广搭建了坚实的友谊桥梁。西阵织传承人细尾真生还与潞绸传承人展开“跨海溯源”对话,双方通过深度交流,为探寻丝绸文化根源、促进不同地域丝绸技艺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与可能。在工艺对比与产业发展领域,众多专家带来丰富多元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深入对比西阵织与潞绸的织造印染工艺,发现两者在提花织法和分层染色上同根同源,阐释了潞绸“大绸”“小绸”工艺与西阵织、唐代缭绫唐代高级丝织品的关联,凸显潞绸的工艺价值。同时,从传统与时尚融合、东方美学与元宇宙结合、打造多元文化元素产业等不同维度,为潞绸的开发、未来发展及产业拓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3

国丝文创在2025 全省“浙派好礼”城市礼物文创产品大赛获得银奖

中国丝绸博物馆消息,为持续深化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充分挖掘全省优秀文创产品资源,进一步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推动城市文化创新与消费升级,切实提升“浙派好礼”品牌知名度,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于近期开展了2025全省“浙派好礼”城市礼物文创产品大赛。经前期申报、评审,共评出2025全省“浙派好礼”城市礼物文创产品大赛金奖产品10件、银奖产品10件、铜奖产品10件。

经络拍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晓风书屋联合研发,主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人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经络拍打就是通过有节奏地拍打身体的特定部位,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的目的。该系列经络拍一组三件,图案元素均取材于丝绸文物中的精美纹样,典雅大方,寓意丰富,分别是菱格瑞花纹、鸟衔花枝纹、团凤杂宝纹。面料选用100%天然桑蚕丝,触感柔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拍打,结实有弹性,保证力度的同时,避免受伤。


4

广西河池:深化局校合作共谋创新发展

河池市气象局消息,623日,广西河池市气象局聚焦“蚕桑气象服务提质发展”科技日活动主题,局党组书记、局长陆鸿生带队到河池学院进行座谈交流,共商气象领域产学研合作新方向。

座谈会上,双方全面梳理了前期在科研项目攻关、学生实践培养、气象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围绕未来合作方向,双方经深入探讨达成共识。市气象局依托专业资源,为河池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助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河池学院则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特别是发挥该院省级科研平台“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作用,在气象课题研究中贡献智力支持。近年来,河池市气象局与河池学院深化局校合作,联合打造了蚕桑气象服务科技小院、设立专家工作站,加强科研联合攻关,联合申报河池市科学计划项目并获得立项,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联合开展自治区蚕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作,合作成效显著。下一步,双方将重点聚焦蚕桑气象服务技术研究,结合河池特色农业需求,开发精准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小院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基地;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气象技术落地见效;优化学生实习模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次交流为双方搭建了更广阔的合作桥梁,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为河池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5

20251-3月印度丝绸商品贸易统计简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印度商工部统计,1-3月,印度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62%。其中,出口额为9.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9%;进口额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6%


6

626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626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65%报收于4735.09点。B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725合约下跌0.27万元报收于46.98万元;250925合约下跌0.39万元报收于47.31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36万元报收于47.64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数智化注入纺织业转型持久动力

经济日报消息,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纺织产业绘制了清晰的“数智蓝图”。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培育推广200个以上示范作用强、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认为,数字化转型重塑底层逻辑、改变价值范式,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实施方案》立足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时代坐标,统筹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产业升级、基础支撑等关键环节,构建起清晰有力的政策体系。据介绍,我国纺织行业已具备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化设备联网率约为50%2024年,纺织企业入列5G工厂名录数量达30家,嘉麟杰、波司登、海澜之家等6家企业更是荣登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榜单,彰显了行业在数字化领域的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数字化转型是助力服装产业“蝶变”的关键引擎。以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自主开发的多语言、国际化信息系统平台,将消费者从下单到穿上高定西装的周期缩短至3天。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介绍,通过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巩固了公司在国内乃至国际服装行业的领先地位。在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墙上大屏幕跳动的数据实时反映了车间产量、能耗等。以前,工人通过手工操作机器,1人管4台;现在,通过中控设备“指挥”机器,1人管30台。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介绍,这套智能化无人值守黑灯车间建立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流程数智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夜间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黑灯车间,减少用工60%,设备运转率由75%提高到95%以上。专家表示,在看到成绩与前景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行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孙瑞哲认为,纺织产业发展结构不够平衡,体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东西部差异、企业规模上的大中小分层、产业链环节上的上下游失衡。在数据价值转化方面,技术层面的数据孤岛、管理层面的治理缺失、市场层面的流通不畅,使得从数据资源向数字资产的价值转化仍存阻碍,行业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仍需加大探索。《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8

我国纺织业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科技日报消息,625日是“全国低碳日”,在当天召开的“2025气候创新·时尚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我国纺织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全链优化,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利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系统推进,2005年—2022年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机构在会上发布的《中国纺织业脱碳可再生能源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行业碳排放主要源于能源使用。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的“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将绿色电力作为核心减碳路径之一。“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实施四周年企业调研显示,绿色电力占企业总用电量的平均占比从2022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23%,2022年—2024年纳入“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企业,碳排放强度降幅超过14%。孙瑞哲说,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除了绿色电力使用占比持续扩大外,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传统废弃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新材料发展正在减少对传统石化原料的依赖,绿色资源成为结构性优势。我国纺织业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供应链长且分散。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认为,纺织业应开展生物基与循环技术创新,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并与化工等行业开展跨行业的合作。“推动纺织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郭宏均说,专精特新企业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能聚焦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如绿色低碳纤维材料技术、绿色印染技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化改造。


【  天下事  】

9

国家发改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央视新闻消息,626日上午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介绍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供给看,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工业服务业稳定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从需求看,消费投资持续扩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是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5%5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6.3%,其中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7.5%13.7%13.8%。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有信心、有能力把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发言人还介绍,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初步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从目前情况看,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10

报告: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经济参考报消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近日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未来共赢发展再起航》报告。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报告立足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国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交汇点,深度洞察全球投资发展新态势,从“确定性:政策稳定与预期明确的投资前景”“安全性:政治外交保障与社会环境稳定”“开放性:多双边与单边、自主的多维开放态势”“规模性:消费市场潜力与规模优势的叠加”“便利性:投资高度便利与服务体系优化”“成长性:产业创新与场景应用空间广阔”“盈利性:长期资本增值与市场竞争力提升”七个维度,助力跨国公司把握在华投资新机遇。报告指出,虽然近两年受国际形势影响,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有所下滑,但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跨国公司抢抓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借助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加快在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前沿产业布局。2025年一季度,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生物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3.8%42.5%12.4%,反映出外资质量和外资结构的持续优化。报告建议跨国公司秉持包容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锚定中国七大优势,谋划长期投资战略,加快产业赛道转换,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深化创新合作与双向赋能,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深挖中国市场潜力,优化区域布局,链接全球市场,实现“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的共赢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