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消息,6月26日,越南纺织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陈光毅先生率领越南纺织代表团一行9人,到访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双方举行座谈交流会,并参观考察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赖以军,广西大宗茧丝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晖、广西南宁市邕州蚕种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中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种研究室副主任黄文功等参加座谈会并交流发言。越桂座谈会由民建广西区委企业委员会周善才副秘书长主持,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肖雪峰陪同越南代表团参观考察广西桂合公司、参加座谈交流会。
广西协会赖以军会长首先对越南纺织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客人介绍了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概况。赖会长表示,在中国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和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广西丝绸人的努力,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广西茧丝产量占比全国一半以上,成绩有目共睹,欢迎越南同行和广西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桑蚕茧丝产业的发展。广西蚕业站黄文功专家介绍了广西蚕种品种生产情况,认为越南和广西是近邻,两地地形相似、气候相似,蚕种两广二号、桂蚕8号是适合广西和越南的优秀蚕品种。赵中华执行董事介绍了这几年来邕州公司蚕种生产和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广西大宗公司陈晖董事长希望和越南有实际合作。越纺集团陈光毅副主席介绍,越南纺织集团是越南国家重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纺织企业,长期以来公司主要专注棉纺织业务,近期公司有意开拓进军桑蚕茧丝绸产业,越南和广西是邻居一衣带水,希望和广西加强往来、加强交流、成功合作,共同致力于桑蚕茧丝绸产业的发展。陈副主席热情邀请广西同行到越南开拓发展桑蚕茧丝绸事业,赖会长表示在适当时候广西协会将组团考察越南茧丝绸产业。越南丰富集团董事长阮文任先生、丰越公司董事长范明俊先生等做了介绍交流发言。越桂纺织同行双方交流热烈,座谈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到安徽省纤检局开展生丝智能化检验技术交流活动
安徽纤检消息,2025年6月25日,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伍冬平一行到安徽省纤检局开展生丝智能化检验技术交流活动。
活动中,双方围绕省纤检局起草的《生丝黑板智能检验方法》标准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人员还观摩了生丝黑板智能检验设备、抱合力智能检验设备以及生丝检验自动化系统,并开展了人机比对试验。会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生丝智能化检验技术纳入标准体系,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生丝检验的效率,还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生丝检验领域的影响力。会议强调,智能化检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生丝检验手段,各方要加强合作,加快推动智能化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生丝行业高质量发展。参加本次交流活动还有杭州海关技术中心、国际丝绸联盟、浙江省丝绸协会、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纤维及纤维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代表。
陕西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到略阳县调研蚕桑产业
略阳县蚕桑中心消息,6月24日,陕西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方明、秘书长刘洋与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王卫东、茧丝科科长何鑫等一行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先后走访略阳县黑河镇岩房坝村和大黄院村的蚕桑产业示范基地,深入调研蚕桑产业发展、蚕茧质量和销售情况。
在岩房坝村的小蚕共育室内,正值夏蚕期的小蚕共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调研组在现场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小蚕的生长发育状况。养蚕技术人员详细介绍道:“今天是小蚕的三龄第一天,蚕体发育良好,我们计划在四龄期将它们转移到大棚饲养。”调研组关切询问:“今年春季的蚕茧质量和销售价格如何?”岩房坝村党支部书记回应:“今年春季遭遇尺蠖虫害和干旱天气的影响,但在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获得了桑园管护所需的肥料、桑剪、药品等物资补助,并得到了养蚕消毒、防病蚕药的发放及技术指导和蚕茧销售协调。春季饲养了40多张蚕,每张蚕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蚕茧价格较去年每斤提高了2-3元,村集体收入可观。蚕桑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且联农带农效果显著。基地常年务工的农户年收入可达2万元,且离家近,因此大家都很乐意来这里干活。”随后,调研组还对岩房坝村的养蚕大棚和桑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一站,调研组来到大黄院村蚕桑产业示范园。大黄院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了该村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今年春季养蚕情况,并带领大家实地察看了养蚕大棚、蚕茧烘干生产线、蚕桑文化及蚕桑副产品展厅、抽丝体验馆、蚕沙枕生产加工车间及成品陈列室。参观结束后,就地召开了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做了详细汇报,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调研组成员逐一进行了交流,对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宝贵意见:一是在桑园管护上下功夫,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扩大养蚕规模,进一步提升蚕茧质量;二是提升养蚕设施水平,提高养蚕大棚利用率,实行多批次养蚕,增加养蚕收益;三是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产业短平快及联农带农优势,持续抓好产业发展,促进农户致富增收;四是希望生产的桑葚酒、桑叶茶、蚕沙枕等蚕桑副产品通过省蚕桑丝绸协会提供的展示平台走出略阳,走进西安,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产值,助力乡村振兴。
JIWENBO&淄博大染坊丝绸高定大秀——《裁月》鹭岛绽放
大染坊丝绸消息,6月23日,厦门的海风裹挟着时尚浪潮,JIWENBO与淄博大染坊联袂呈现的2026春夏高级成衣系列——《裁月》,于鹭岛璀璨发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碰撞当代先锋剪裁,上演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时尚对话”,在国际视野中重新定义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
JIWENBO高定大秀以多元设计诠释国际化时尚。服饰融合印花、图腾等元素,借流畅剪裁、色彩碰撞构建视觉张力,将艺术审美注入时装,于T台空间传递文化交融的设计巧思,让时尚成为行走的艺术,彰显独特艺术表达与潮流先锋性。大染坊此次突破传统丝绸的单一叙事框架,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的精髓深度融入高定设计。以鲁锦粗犷而富有韵律的经纬纹理为创作基底,在真丝缎面上勾勒出齐鲁大地的质朴生命力:其标志性的“挂纱灯”纹样以数码印花工艺重现,化作西装肩部利落挺括的剪裁线条,灯影交错的几何轮廓在模特转身时勾勒出流动的光影;“席纹”元素则以渐变彩格的形式拼接于连衣裙的斜裁裙摆,经纬交织的方格肌理随台步摇曳,宛如黄河滩涂的冲积纹路与海浪的韵律共振。这不仅是面料拼接,更是黄河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共鸣。正如秀场主题“裁月”所示——剪一缕月光为衣,既留驻丝绸温润如水的东方底蕴,又以不对称解构、几何镂空等现代手法,赋予其未来感十足的轮廓。淄博大染坊以丝绸为媒介,向世界证明: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标本,而是活在当代的文化基因。当齐鲁文化的浑厚底蕴对话厦门的海洋气息,“中国风”的答案,永远在下一个创新里。
2025年1-4月欧盟(27国)丝绸商品贸易统计简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欧盟统计局数据,1-4月,欧盟(27国)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40.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出口额为16.59亿美元,同比下降8.19%;进口额为23.90亿美元,同比增长9.78%。
6月27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6月27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22%报收于4724.59点,本周生丝指数累计下跌0.83%。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7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6.89万元;2509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7.28万元;260325合约报平收于47.64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3.1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0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8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7.8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8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8.18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27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560.08(-0.05%);鲜茧指数报589.25(-2.93%),干茧(大4A-5A)指数报1631.56(-0.68%),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报1843.02(-0.83%);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报106.01(+0.01%)。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2025年1-5月我国毛纺行业出口稳中有升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消息,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毛纺原料与制品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人民币金额40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额42.5亿美元(人民币金额305亿元),同比增长6.4%,进口额13.5亿美元(人民币金额97亿元),同比下跌15.9%。
中下游产业链出口毛纺产品品类多呈现增长,其中,毛纱线出口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毛织物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7.7%;毛针织服装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毛梭织服装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0.5%。但初加工毛纺产品出口形势下滑,1~5月,羊毛条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下跌16.5%;无毛绒出口额1.0亿美元,同比下跌20.6%。从原料使用上看,进口羊毛仍处于下跌区间。2025年1-5月羊毛合计进口13.1万吨,同比下滑7.1%,进口额8.2亿美元(人民币金额59亿元),同比下跌11.1%;进口平均单价6.26美元/千克,同比下跌4.2%。从三个主要产毛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进口的羊毛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消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编撰的《2024-2025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面向行业正式发布。
据了解,该《报告》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内外海关数据、协会自有统计等权威数据和对行业各专业领域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总结了2024年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状况,梳理发展特点,解析热点问题,科学研判分析并提出2025年行业发展方向与建议。《报告》从剖析缝制机械全产业链发展的高度和视角,对2024年缝制机械行业经济运行、进出口、零部件、刺绣机、数控、科技、重点海外市场、热点专题,以及下游服装、家纺等行业进行了专业分析。自2011年首次出版以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报告》始终以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己任,从剖析缝制机械全产业链发展的高度和视角,努力打造数据详实、内容权威、分析前瞻、指导性强的行业年度发展白皮书,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好评。
【 天下事 】
前5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逾2.7万亿元
中新社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1—5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1—4月份增加,但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比下降1.1%。从利润构成看,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虽然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为企业下阶段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中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1—5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在国产大飞机成功商业运营两周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启动以及商业航天企业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下,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同时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数据还显示,私营和外资企业利润均保持增长。1—5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4%、0.3%,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6个、1.4个百分点。
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
中新社消息,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在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格局下,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成为推动民营经济稳健前行的“双引擎”。
截至5月底,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私营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截至5月底,个体工商户已达1.27亿户,同比增长1.0%。在社区零售、餐饮服务、家政维修等领域,个体工商户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