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嘉欣丝绸消息,近日,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张锡锋带队到嘉欣丝绸,深入参观丝绸博物馆与公司发展馆,探寻嘉兴丝绸产业的深厚历史底蕴,了解嘉欣丝绸的企业发展历程。嘉兴市秀洲区委常委、嘉兴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宇佳全程陪同,集团联席董事长、总裁徐鸿热情接待。
在丝绸博物馆内,一件件承载着岁月记忆的丝绸展品,向张锡锋书记一行生动诉说着嘉兴丝绸产业从古至今的辉煌变迁。从古老的工艺、变迁的设备和更迭的产业,每一处细节都吸引着领导们驻足观看、深入探讨。随后,在嘉欣丝绸发展馆的参观过程中,徐鸿总裁详细介绍了嘉欣丝绸自创立以来的发展轨迹、战略布局以及在行业内取得的突出成就。此次张锡锋书记一行的到访,不仅是对嘉欣丝绸发展成果的关注,更是对嘉兴丝绸产业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未来,嘉欣丝绸将不负期望,继续深耕主业,传承匠心精神,为推动嘉兴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南充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打造化工轻纺产业集群会议
丝韵绸都消息,6月27日下午,南充市政协七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会议议题为“专题协商打造化工轻纺产业集群”。市政协主席廖伦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南充市政府副市长岳剑出席会议并对打造化工轻纺产业集群情况作了通报。15名有关市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分别作了大会和书面发言,其中,南充市茧丝绸协会会长李伟在大会上作了擦亮中国绸都名片,助推丝纺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发言。南充市茧丝绸行业有省蚕业研究所蚕病中心主任青学刚、顺成纺织品公司总经理王尚雪、南充六合集团公司、南充银海丝绸公司作了书面发言,为打造化工轻纺产业集群建言献策。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把握南充打造化工轻纺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和意义,以化工轻纺产业的聚链成势为南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保持清醒认识,重点关注和调研制约产业做大做强、成链成群的困难,找准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差距短板;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聚焦资源禀赋、产业特性、经济发展效益,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加快构建化工轻纺产业集群完整产业链,助推全市化工轻纺产业跨越发展,为打赢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翻身仗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政协副主席杨雄、黄雪梅、郭宗海、袁伟平、黄祖军,市政协秘书长陈勇出席会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协会代表等列席了会议。
四川省宁南县与四川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座谈会
宁南县融媒体中心消息,6月27日,四川省宁南县与四川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座谈会。双方就医用级天然丝素蛋白联合研发展开深入探讨,共谋蚕桑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应德出席并讲话,四川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川出席。县委副书记张波主持。
会议观看了宣传片《有一种幸福是宁南》,四川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介绍基本情况及合作意向,双方围绕合作模式、应用领域等展开深入交流。周应德对张川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宁南具有丰富优质的蚕丝资源,在医用级丝素蛋白开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丝素蛋白提取项目,是推动蚕桑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做好要素保障,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沟通对接,结合宁南的资源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实力,探讨最优合作模式,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希望迈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定清晰可行的发展规划,精准定位研发产品方向,推动合作项目快落地、快见效,为蚕桑产业延链补链、跨界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县领导罗雷、张云龙、马海燕、姚宁,县级有关部门、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吉林敦化蚕农抢抓农时育蚕忙奏响产业发展新乐章
央广网消息,连日来,吉林省敦化市的蚕农们抢抓农时,开启新一年的“蚕宝宝”培育工作,为全市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走进江源镇天新蚕业研究所的蚕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蚕茧,散发着淡淡的蚕丝清香。几位经验丰富的蚕农手持细针和尼龙线,正专注地将蚕茧穿成长串,他们的手指在蚕茧间灵活穿梭,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与技巧。不一会儿,一条条蚕茧串便整齐地排列在工作筐中。紧接着,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抬起装满蚕茧串的竹筐,将蚕茧串运往蚕房内指定区域。而负责悬挂蚕茧的蚕农们,则站在特制的架子上,根据精准测量好的行距,将蚕茧串高高悬挂在空中。据介绍,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是决定“蚕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将蚕茧悬挂起来,不仅能让蚕蛹在化蛾前拥有良好的通风和空间环境,还有利于蚕蛾破茧后顺利交配、产卵。据了解,敦化市2025年柞蚕生产规模基本稳定在2000把,预计年产量超过2500吨,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目前柞蚕已陆续上山,预计到七月中旬上山结束。近年来,敦化市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产业融合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柞蚕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现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2025年1-5月中国丝绸商品进出口快讯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海关统计,1-5月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6.52亿美元,同比下降9.07%,占我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的0.52%。其中,出口额为5.40亿美元,同比下降4.87%,占我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0.48%;进口额为1.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09%,占纺织品服装进口额的1.45%。
6月30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6月30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上涨0.16%报收于4732.00点,本月生丝指数累计下跌0.55%。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7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6.95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24万元报收于47.52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21万元报收于47.85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孙瑞哲: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趋势性变革
证券日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2025气候创新·时尚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以绿色理念引领科技创新方向,以绿色内涵丰富时尚表达内容,以绿色实践保障健康发展根基,“绿色”成为构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生态基座与价值底色。
孙瑞哲认为,当前,行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趋势性变革。一是要素结构之变。行业投入产出体系深刻调整。绿色电力正成为进入高端市场的“入场券”;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传统废弃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新材料发展正在减少对传统石化原料依赖。绿色资源成为结构性优势。二是价值链条之变。从线性到闭环,企业责任边界从产品交付扩展为从原料获取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这不仅是责任范围的扩大,更是商业逻辑的重塑。三是治理范式之变。依赖经验的粗放式治理正在被数据驱动的精益治理模式取代。可持续发展从“品牌故事”深化细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交易的“绿色资产”。计量体系不断完善,从碳足迹到水足迹,行业绿色发展正在进入“精算时代”。此外,孙瑞哲表示,推动气候创新,需要我们把握这场变革的逻辑与趋势,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对此,他提出三点倡议:一要完善绿色治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二要打造协同创新生态,提升全链价值;三要推进全球务实合作,优化产业布局。
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举办
福建日报消息,近日,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暨福州市纺织新材料产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在福州举办。活动中,省内外纺织鞋服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精准对接,25个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合作和供需对接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含意向)超190亿元。
活动吸引了新华源、长源、海天等省内外重点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东华大学、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专家,以及行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代表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采取“会场对接+实地观摩”形式,组织相关地市工信局、行业专家及40多家企业代表实地走访恒申集团、金源纺织、东龙针纺等重点企业,还举行福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专场对接会,组织两地行业企业精准洽谈,帮助福建省企业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已形成从“一滴油”的化纤原料到“一根丝”的化纤、纺纱,从“一匹布”的染整面料到“一件衣、一双鞋”品牌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营收居全国前三位。据了解,2025年1—5月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稳中求进,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长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 天下事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情况的汇报,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科技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锚定目标不松懈,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巩固和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事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更多公共服务集成办理。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一网通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体验。
6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7%
中新社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4个。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中,产需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2%,比上月上升0.3和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在产需回升带动下,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4%和46.2%,均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从行业看,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PMI升至51.2%,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对制造业整体支撑作用显著;中型企业PMI升至48.6%,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7.3%。6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这三大重点行业PMI分别为51.4%、50.9%和50.4%,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相关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高耗能行业PMI为47.8%,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订单类指数回升反映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有所显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上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回暖趋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