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7月29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7月29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7-294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国家茧丝办主任李刚一行赴江苏、浙江调研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

728-29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任李刚一行赴江苏、浙江调研,先后走访考察了鑫缘茧丝绸集团、中国丝绸博物馆、凯喜雅集团、万事利集团、浙江理工大学,期间在江苏海安主持召开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工作座谈会。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副会长李欣陪同调研。江苏省商务厅、南通、海安市政府,四川南充、广西河池、云南德宏州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苏州大学和鑫缘、嘉欣、吴江鼎盛、江苏华佳等高校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唐琳会长分析了当前行业运行情况,回顾了近年来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提出做好茧丝绸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用好茧丝绸专项资金、发挥国家厂丝储备作用、搭建行业展览平台、把握机遇利用好“东绸西固”发展契机等建议。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各自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进行发言,苏州大学从科技赋能角度探讨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企业代表结合生产经营实践经验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在听取发言后,李刚司长强调指出,茧丝绸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使用效能。要用好外经贸发展基金这个抓手,在产业梯度转移中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公平性,西部地区提供优良营商环境,东部地区根据自身需要向西部发展,合理布局产业;要集中力量突破数码印染、自动缫丝、工厂化养蚕等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抗皱、防霉等终端产品研发,向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倾斜,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布局,把基金用在刀刃上。要完善市场调控机制,优化中央储备生丝管理,建立科学的收储与投放触发机制,确保储备既能稳市场、保民生,又能实现良性运作。要强化茧丝办统筹协调功能,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调研,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打通全产业链堵点。要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依托国际丝绸博览会等平台对接全球资源,深度挖掘丝绸产品的文化底蕴与健康属性,结合国潮与大健康消费趋势塑造品牌优势,借 “一带一路” 建设契机,推动中国丝绸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2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家代方银到四川珙县考察指导

珙县发布消息,726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到四川珙县考察,指导蚕桑产业发展。县委副书记、县长高果陪同考察。

代方银首先来到底洞镇德惠村,实地考察桑枝食用菌一体化项目建设情况。随后,代方银前往底洞镇洛浦新城,走进珙县养蚕环境生物学诊断检测中心,察看中心运行情况。在珙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代方银重点考察了十二批次养蚕模式,详细了解小蚕共育、养殖周期、产量效益等情况。考察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代方银结合考察所见,与职能部门、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交流合作等深入交流,为珙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代方银表示,珙县是“中国蚕桑之乡”,多年来坚定发展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知名度,将进一步加强和珙县的交流合作,赋能珙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果对代方银来珙考察表示欢迎。高果表示,此次行业顶尖专家莅临指导,带来了许多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珙县将认真梳理专家建议,强化科技赋能,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在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持续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3

智慧蚕桑企业出海,主干信息亮相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经贸洽谈活动

主干信息消息,725日,四川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智慧蚕桑数智化的领航者,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经贸洽谈活动”中亮相。此次活动由成都市中亚经贸促进会主办,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商会协办,旨在为成都企业与塔什干市搭建一个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推动双边经济交流和合作机会。

2015年成立以来,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转型,特别是在蚕桑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不仅在国内蚕桑产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拥有全国65%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四川省接近全覆盖。此次参与经贸洽谈活动,标志着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迈出了探索国际市场的第一步,特别是瞄准了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中亚地区最大的蚕桑市场。在洽谈会上,塔什干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科迪罗夫·鲁斯塔姆·舒赫拉托维奇对当地的投资潜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了塔什干市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及最大城市,在旅游、贸易、工业基础建设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北部,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农业平台公司汇聚于此,乌兹别克斯坦每年发种约80万张,其中近8成蚕种来自中国,蚕桑产业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传统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该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并且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这也与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服务方向不谋而合。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其核心产品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智慧蚕桑软件管理系统、物联网云平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以及智慧催青室和共育室等。这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蚕桑产业生产效率,还能有效提升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将为乌兹别克斯坦的蚕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

广西河池打造“人工智能+丝绸”智慧桑蚕产业高地

河池日报消息,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茧丝绸产业迎来新的变革。当前,广西河池市正以“智改数转”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构建“人工智能+丝绸”融合应用场景,推动传统桑蚕茧丝绸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河池积极建设“中国—东盟(河池)茧丝绸交易与AI服务平台项目”,打造集线上交易、供应链服务与金融支持的一体化平台。平台已实现超融合部署环境调试完成,支付功能安全对接银行系统。首批部署的智能电子秤在25个茧站投入使用,实时精准采集并上传收茧关键数据,为交易自动化与透明化奠定基础。同时,河池谋划建设桑蚕茧丝绸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运用区块链、AI和物联网技术,贯通从种桑养蚕至织造贸易的全产业链数据链,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与全流程可追溯。该数据空间将支撑构建覆盖产业各环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优化管理效能与供应链协同。在产业前端,河池大力推广“智慧蚕房管家系统”,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桑蚕养殖全过程。该系统实现桑园水肥管理一体化、病虫害防控智能化以及家蚕生产、蚕房环境、过程评估等智慧化,为企业和蚕农提供标准化一站式服务。目前,该系统已在河池各地广泛应用。作为智慧转型的重要成果,由市政府与广西宏桂集团所属交易集团共建的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茧易通”已于今年4月底正式运行。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技术,提供蚕茧生丝交易、资金结算、行情资讯、农资商城、茧丝贷、数据统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确保交易公平、价格公开。“茧易通”平台的建成运行,是河池市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的关键实践。下一步,平台将以“中国丝绸新都”——河池为核心,辐射全区乃至全国,致力于打造茧丝绸交易与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枢纽,以创新的数智服务模式引领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5

宁南县召开现代蚕桑产业高效能发展项目蚕种场建设项目工作推进会

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消息,726日,宁南县召开现代蚕桑产业高效能发展项目蚕种场建设项目工作推进会,项目业主单位、委托单位、设计公司、中标单位、现场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展开深入交流,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为项目高效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现场施工方案与工程进度计划成为会议焦点。设计公司技术人员围绕项目建设核心要点展开详细说明,重点强调了蚕种场功能分区合理性、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构建、智能化养殖设备安装等关键技术要求。项目中标单位负责人结合场地现状,从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到设备调试等环节,系统梳理了施工流程,并明确“分阶段验收、全流程管控”的推进策略。该负责人承诺,将调配精锐施工力量,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监理单位代表从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表示将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双轨机制,重点监督建筑材料进场验收、隐蔽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规范等环节,对不符合标准的问题“零容忍”,坚决杜绝“重进度轻质量”现象。项目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蚕种场建设是宁南县打造现代蚕桑产业高效能发展项目的关键支撑,对推动蚕桑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科技赋能”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各参建单位要严守廉洁底线和生态环保要求,树牢“一盘棋”思想,既要抓工程质量和进度,更要守牢廉洁底线;要建立“日总结、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施工难题;设计、施工、监理三方要强化协同配合,确保信息畅通、无缝衔接;要落实防尘降噪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此次推进会通过“清单化”明确任务、“节点化”倒逼进度、“责任化”落实要求,为蚕种场建设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下一步,县蚕业部门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锚定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为全县现代蚕桑产业高效能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再上新台阶。


6

729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729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报平收于4700.81点。B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8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6.86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6.89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12万元报收于47.31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生产稳增,消费、外贸温和前行

纺织服装周刊消息,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数据,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主要产品生产稳中有进。16月,纺织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1%,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中,化学纤维累计产量4236万吨,同比增长4.9%,延续良好增势;布累计产量154亿米,同比持平,保持稳定输出。行业生产端整体呈现“传统品类稳规模、化纤品类扩增量”的特点。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16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累计7426亿元,同比增长3.1%,延续一季度以来的温和增长态势。线上消费方面,实物商品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1.4%,虽较年初有所回升,但增速仍显平缓,反映出消费市场在结构调整中逐步回暖。纺织外贸小幅增长。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0.8%,延续外贸增长态势。细分来看,纺织品出口表现更优,累计出口7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投资力度持续加大。16月,纺织业固定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14.5%,显示出行业对长期发展的信心,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8

关税不确定性让美国纺织服装业“压力山大”

新华社消息,过去几年,严重依赖进口的美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然承受供应链调整的巨大压力。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推出包括所谓“对等关税”在内的一系列新关税措施,给这一行业带来更大冲击。

半年一度的纽约纺织服装展日前开幕,主办方在展会首日安排了两场与关税和供应链相关的对话和研讨活动,现场座无虚席,部分观众站立旁听。美国时尚行业协会总裁朱丽娅·休斯在活动中表示,当前供应链充满不确定性,所有人都将“不确定性”作为描述行业决策困难的关键词。特朗普42日宣布开征“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动荡。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4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77日,特朗普又宣布将“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延长至81日。由于美国仅与少数贸易伙伴达成协议,81日后适用的关税税率仍未确定,这可难坏了需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下单订货的美国采购商。休斯表示,关税最终确定之前,企业难以决定如何分散风险。即便决定调整供应链,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因为新工厂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纺织服装行业的供应商通常利润微薄,加征关税后成本必然增长。休斯表示,价格毫无疑问将会继续上涨。美国格林伯格-特劳里格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业务律师劳拉·拉比诺维茨表示,美国零售商和进口商已经感受到现有关税政策带来的财务压力。“与我有业务往来的零售商每月、每季度都在跟踪其增加的成本和支出,这些数字令人震惊,非常高。”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特特尔森”服装公司销售及营销副总裁克里斯·沃伦表示,关税方面的不确定性持续,使得采购决策变得复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时装设计品牌“马塔戈尼”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琳娜·布兰迪贝里表示,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偷工减料和价格上涨,所有的东西都将变得更贵。休斯认为,“美国制造”仍面临结构性障碍。她说,近期一些采购商虽然在美国找到了供应商,但供货价格是其他国家的两倍,短期内恐难以替换。国际服饰联合会此前表示,纺织服装行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大幅加征关税会对其造成直接威胁。美国征收高关税难以带来回报,指望借此让生产大规模回流美国不现实。


【  天下事  】

9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新华社消息,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其中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工业文化。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要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10

上半年企业信用水平整体稳中有进

经济参考报消息,记者72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1,企业信用水平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全国企业信用水平增势良好。上半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3.01点,企业经营状态总体稳定,合规经营意识稳步增强,政府监管发挥积极作用,企业信用水平向好基础稳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2.40,较第一季度增加1.59点,信用风险较高企业数量减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6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2.44,虽较5月下降0.52点,但仍保持高位走势。区域企业信用水平整体提升。上半年,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安徽、陕西、北京、浙江、江苏。从16月各省、市指数排名变化情况看,安徽、陕西始终保持在前五名。此外,天津、广东今年上半年度指数较2024年下半年度环比增幅较大,企业信用状况持续改善。今年第二季度,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为陕西、安徽、北京、浙江、江苏,与第一季度相比,全国各省信用指数均实现环比正增长。行业企业信用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各行业信用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环比增幅较大,行业信用状况明显改善。今年第二季度,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与上一季度相比,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环比增幅较大。今年6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