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8月5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8月5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8-052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晓薇调研万事利巾帼科技创新工作

万事利集团消息,82日,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考察团赴杭州调研。期间,考察团走进万事利科创中心,重点聚焦企业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女性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及妇儿关爱工作的创新实践。浙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红梅,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小秋等省市区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中,黄晓薇书记详细了解万事利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拥有70万花型数据库、300种算法的AI花型大模型,绿色无污染、2小时交付的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有万事利她力量的奉献与智慧。”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介绍,作为创立之初就根植女性基因的企业,目前集团女员工占比57%,二孩及以上员工占比20%。在各级妇联以及公司创新平台的培育下,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级巾帼建功标兵等优秀女职工代表,万事利丝绸设计研发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展现了“巾帼工匠”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黄晓薇书记高度肯定万事利将科技创新与女性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成效,她表示,万事利依托妇联工作,既传承了千年丝绸文化,培育了和谐企业家风,又以“她智慧”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历史经典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她强调,未来要持续以党建引领凝聚巾帼力量,让女性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绽放更大光彩。


2

苏州吴江丝绸闪耀“丝与瓷”双城对话

吴江日报消息,727日至83日,“丝与瓷——2025苏州(景德镇)双城文创生态对话”活动在景德镇举行,通过展览展示、产业对话、文化展演等形式,为苏州与景德镇两地文创产业搭建深度交流平台。吴江知名丝绸企业龙泉禧里、娇古苏绣、慈云蚕丝、太湖雪携精品参展,向千年瓷都展示了江南丝绸的独特魅力。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举办的“陶丝TALK”交流会上,龙泉禧里董事长黄秋停作为苏州丝绸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丝绸与瓷器是中华文明馈赠世界的瑰宝。”黄秋停表示,“绸都”盛泽与“瓷都”景德镇在工艺传承上异曲同工,共同诠释着东方美学的深厚底蕴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展会现场,龙泉禧里重点介绍的非遗盘扣画《六瑞织春》成为焦点。该作品以0.7毫米盘扣条手工再现中国与中亚五国传统纹样,盘、缝、包、缠、填等工序耗时30天,每道环节皆需毫米级精度。现场展出的还有龙泉禧里与苏州丝绸博物馆合作复刻的“白色墩绣动物花卉纹瓣形云肩”。双方从清代文物中提炼文化基因,创新开发独家纹样体系,推出“云络·禧万物”丝绸文创系列,让千年云肩文化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活动期间,吴江丝绸首次亮相景德镇标志性文化品牌活动陶然集。“我们特别准备了适合市集的丝绸小件配饰,通过当代设计让非遗技艺更贴近生活。”黄秋停介绍。市集期间,吴江丝绸产品受到景德镇手工艺人和市民游客的热烈追捧,龙泉禧里的非遗盘扣饰品、宋锦手袋,慈云蚕丝的蚕丝被、真丝家居用品等产品备受青睐。在“丝与瓷”主题展览中,吴江丝绸展品成为亮点。展览设置“技艺融合”“生活美学”“匠心臻品”三大板块,其中,“技艺融合”板块展出的太湖雪与苏州博物馆联名“瑞锦仙踪丝杯套组”,巧妙融合丝绸与瓷器工艺,精致还原了太平天国忠王府的“苏式彩绘”;“匠心臻品”板块中,娇古苏绣融合传统苏绣、缂丝等多种技法的中式华服,生动展现了“丝绸之府”的千年底蕴与精湛技艺。娇古苏绣展区前,观众纷纷驻足欣赏其精湛的苏绣技艺。?“我们的成衣采用传统苏绣技法,细如发丝、光如珠玑。”娇古苏绣副总经理刘其龙向记者介绍。多位观众在体验展品后表示,苏绣的细腻针脚与丝绸的柔滑质感令人印象深刻:“亲眼见到才知道,苏绣的精细程度远超想象。”本次活动有效推动了苏州与景德镇两地文创产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传统工艺的创新传承与“丝瓷”文化的当代焕新提供了实践范本。吴江丝绸企业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前沿的创新探索,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双城对话”中,不仅生动诠释了江南文化的隽永魅力,更开拓了与景德镇陶瓷艺术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3

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到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染坊丝绸消息,近日,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织梦山东,丝旅新生”社会实践团在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与调研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传统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实践期间,实践团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企业在丝绸生产、非遗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情况。双方围绕丝绸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和想法,为企业在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团深入学习与参与各项丝绸工艺设计和加工环节,了解传统丝绸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融合创新,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勤勉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期间,山东理工大学刘舒、王邵芳老师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崔新昌、总工程师蔡仪新、工会主席何玉广共同为“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为双方未来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大染坊丝绸集团期待未来能与山东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为中国传统丝绸产业的振兴与发展贡献力量。


4

广西河池市财政局“三个突出”推进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消息,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各级财政部门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投入力度,助力桑蚕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企业增效、乡村增富、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一、突出资金保障,夯实产业发展支撑。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0.23亿元,重点支持桑种培育、蚕房建设、设备更新等基础环节,为桑蚕丝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源动能。通过资金精准投放,推动全市蚕桑产业产值从47.70亿元跃升至134.88亿元,年均增速达29.67%,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6月底,全市桑园面积达466.16万亩,蚕茧年产量91.35万吨,规模化种植效益显著提升,为产业链延伸提供充足原料保障。二、突出财金联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通过强化财政贴息落实、提供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桑蚕茧丝绸产业专项贷款产品——“茧丝贷”,为桑蚕茧丝绸企业提供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金融贷款,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联合金融机构为河池市东方丝路丝绸公司设计“小微供应链方案-河池东方丝路丝绸方案”,以企业为核心给上游茧站提供担保,发放财政贴息资金52.89万元,推动金融机构累计为上游茧站投放贷款9770万元,帮助茧站盘活资金收购茧农鲜茧,为茧丝产业链循环注入金融活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放“茧丝贷”22.39亿元,推动蚕茧产量达36.99万吨,同比增长8.25%,带动22万户农户增收。三、突出服务效能,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推行“一项目一对策”服务机制,通过精准化服务为企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针对企业发展需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成功引入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3000万元,推动宜州经济开发区茧丝绸产业园项目顺利竣工。项目投产运营后,将提供约700个就业岗位,年消耗蚕茧1200吨以上,辐射带动约1000户农户开展桑蚕养殖。目前,项目运营正常,不仅为企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还与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宜州轻纺城产业园上下游企业联动,形成完整的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下一步,河池市各级财政部门将继续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建立跨部门资金整合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桑蚕产业联农带农利农联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的行业投向与结构占比,持续加大对桑蚕茧丝绸产业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为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5

四川成都别样设计  新中式服装纹样焕新

人民日报消息,珍禽立于云上、瑞兽昂首展翼,织锦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纹样被搬上西装马甲。四川成都东郊记忆园区,“锦衣天承”文创店里的一排“新中式”服装很是惊艳。

“这款裙子上是我们设计的熊猫云气纹,很有四川特色。”每件作品背后的来龙去脉,姜丽萍都能娓娓道来,有消费者听完介绍便下单定制。成都素有“锦官城”之称,蜀锦蜀绣传承千年,服装文化底蕴深厚。姜丽萍是四川锦衣天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也是一名“新中式”服装设计师。“了解非遗技艺,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机缘巧合下,姜丽萍拜师学艺,成为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对蜀锦的了解加深,姜丽萍不禁被缤纷绚丽的传统纹样所折服:云气纹中隐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宝相花祈愿着繁荣顺遂……“想被消费者青睐,一定不能‘吃老本’。”姜丽萍说,传统纹样虽美,但不能照搬到现代服装上。有的配色过于鲜艳,不符合当前审美风格;有的可能神韵上佳,但细节不够精致。“或调色,或改变形状和纹路,我们加入一些原创的改动,让传统纹样更时尚一些。”姜丽萍已经梳理出千余款待开发的纹样。设计师吴少华一直钟爱中式服装。“中式服装一度有些沉寂,其实问题在于缺乏适合现代穿着的设计。”吴少华说,“我想做的是把自己理解的‘中式’融入现代日常中。”她决定在纹样上做出融合创新,“在之前精细的传统绣法上做减法,提取一部分做到服装上,让织锦和绣花技艺融合呈现,更具有当代的审美。”由此设计出的“中华锦绣”系列服装,点点刺绣增添了朦胧美感,将东方韵味与时尚感巧妙融合。“纹样是流动的文化基因。”吴少华说,“通过创新设计,我们能让传统文化更优雅地走进现代生活。”依托“非遗+国潮”双轮驱动,成都“新中式”服装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2024年产业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00亿元。


6

85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85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跌0.02%报收于4691.31点。B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8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6.83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09万元报收于46.92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7.25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10项“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中国纺织报消息,20253-7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陆续组织专家,对10项“纺织之光”中国纺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批进行结题验收。这些项目覆盖纤维材料改性、染料研发、功能织物设计、智能检测、装备优化等多个纺织关键领域。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10个项目均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为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夯实行业科技发展基础,推进纺织行业科技进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纺织之光基金会”)自2011年起,支持在全行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包括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的纺织前沿技术基础性研究,为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截至2024年末,纺织之光基金会共资助立项103项,资助研究经费1844万元。


8

“苏超”带火服装产销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央广网消息,82日,“苏超”联赛第8轮淮安队与苏州队的对决在淮安主场打响。而赛场之外,随着“苏超”赛事热度持续攀升,衍生的零售产业链也展现出澎湃活力。在淮安盱眙,苏州客商中首批来盱投资的盱眙天源服装、天生服装有限公司迎来产销两旺。

731日上午,盱眙天源服装、天生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缝纫机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裁剪、车缝、烫整、质检……一批批订单正加紧生产当中。据了解,“苏超”赛事的火热进行,也带动了相关零售产业链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两家企业运动服饰订单量持续攀升,较往年同期有明显增长。盱眙天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受‘苏超’影响,运动服饰的订单量比之前多了不少,已经排到了明年三、四月份,现在每个月的生产总量达到100万件。”盱眙天生服装有限公司整烫车间主管张再成介绍,公司的订单量已经排到了十一月份,现在每天订单发送量大约2万件,每个月的生产总量达到50万件。公司加班加点忙生产,赶制订单,希望能尽快把球迷们喜爱的服装送到他们手中。为了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盱眙不仅推出企业驻点帮办服务政策,明确帮办单位“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点难点,还积极开展“智改数转”政策宣传,引导和帮助企业推动技术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生产质效。据了解,两家企业在加大生产的同时,采用热熔式裁剪、无线缝制、3D整烫、气囊式线缝定型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一件出厂产品都符合高品质标准。同时面对产销旺季,企业在计件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奖励机制,激励全体员工以昂扬的斗志奋战在生产一线,抢抓生产工期,确保订单按时交付。盱眙天生服装有限公司厂长姚云山表示,“苏超”作为现在的顶流话题,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有力推动了体育零售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的帮办服务也给了他们更大的信心,未来,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更加聚焦女性运动、儿童体育、户外休闲等细分赛道,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扩大生产产能,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动“盱眙制造”走向全国,为地方“体育+”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天下事  】

9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中国青年报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11.9%,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去年以来较快增长势头。同时,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持续显效,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上半年,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5.3%56.6%;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新扩围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新质生产力也在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创新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此外,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反映省际间贸易联系持续加深,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10

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环比上升  大宗商品市场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5日公布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指数运行情况看,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回暖,大宗商品市场运行持续稳定恢复,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1.4点,环比上涨0.5%。分行业看,黑色价格指数止跌反弹,有色价格指数继续上涨。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价格环比上涨的大宗商品有32种。其中,碳酸锂、工业硅和焦煤的价格较上月分别上涨10.2%9.8%9.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流通分会副会长周旭: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连续三个月回升,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总体持续回暖。在目前整个国家“反内卷”的相关政策以及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力实施下,我们国家大宗商品市场总体保持扩张态势。另外,专家表示,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与全球经济关联度较高。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外部不确定、不稳定风险仍然较多,部分行业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等问题。下一步仍需进一步发挥大宗商品流通在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继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