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消息,七夕佳节前夕,美妆品牌花西子携手苏州丝绸博物馆推出宋锦高定联名系列。千年宋锦首次入妆,在这次意义非凡的跨界联名中,吴江丝绸品牌上久楷凭借其精湛工艺成为焦点。联名产品特别定制的“彩蝶戏莲喜相逢纹”宋锦面料、代言人王俊凯身着的晴春蝶戏宋锦高定礼服均出自上久楷之手。
据了解,本次联名系列包含防晒粉饼、蜜粉饼及气垫三款产品。产品包装以中国传统纹样“喜相逢”为灵感,融合蝴蝶与并蒂莲元素,以丝线勾勒“彩蝶戏莲喜相逢”的精美纹样,其色彩自然过渡、柔和细腻,金线点缀其间,更显华贵灵动,巧妙融合东方雅韵与现代时尚,尽显宋锦“活色生香”之美。“上久楷在宋锦领域的卓越品质与创新实力是促成合作的关键。”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上久楷董事长吴建华告诉记者,本次与花西子创新共创“彩蝶戏莲喜相逢纹样”美妆包装,光打样就耗时半年以上。研发团队通过上万次色彩调试攻克丝线显色难题,精准呈现桃夭粉、轻雾紫等传统色谱。创新研发的“真锦包覆工艺”结合激光定位技术,将纹样偏移精准控制在2毫米内,配合6A级桑蚕丝的华贵质感,最终实现宋锦在化妆品包装领域的首次标准化量产。值得一提的是,王俊凯代言的晴春蝶戏礼服与美妆纹样形成巧妙呼应。这件华服的设计灵感源于宋代名画《晴春蝶戏图》,通过勾勒体态雍容华丽的凤蝶、娇小素净的粉蝶各异的情态,展现蝶舞翩跹的意境。“蝴蝶既是浪漫符号,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设计师边惠中表示,这种设计语言旨在传递“万物共生”的东方哲学。从华服到美妆,从博物馆到日常生活,此次合作开创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范式。“以这次合作为起点,我们也期待与更多品牌跨界合作。”吴建华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宋锦在时尚、家居等多元领域的创新应用,让千年宋锦焕发当代生命力。
广西河池推进桑蚕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池融媒消息,近年来,广西河池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投入力度,助力桑蚕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企业增效、乡村增富、农民增收多赢局面,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突出“财政保障”,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0.23亿元,重点支持桑种培育、蚕房建设、设备更新等基础环节,为桑蚕丝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资金动能。通过资金精准投放,推动全市蚕桑产业产值从47.70亿元跃升至134.88亿元,年均增速达29.67%,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河池蚕茧产量接近10万吨,规模化种植效益显著提升,为产业链延伸提供充足原料保障。突出“财金联动”,发挥贴息撬动倍乘数。河池市为桑蚕茧丝绸产业量身打造特色信贷产品,将“茧丝贷”按产业环节细分为4类,覆盖从种桑养蚕到文创印染的全产业链,精准匹配各环节融资需求。在融资模式上,综合运用供应链金融、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等,解决上下游企业抵质押担保难题。同时,充分利用再贷款、“桂惠贷”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放“茧丝贷”22.39亿元,带动22万户农户增收。突出“精准滴灌”,畅通农业保险主渠道。河池市加强部门协同推动,贯彻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财政补贴资金投入,不断推动桑蚕保险扩大投保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对桑蚕茧丝绸产业的支农、惠农、富农、强农作用。截至2025年6月,全市桑蚕政策性保险共计投保约14.09万张,累计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865.4万元。
《柞蚕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丹东市场监管消息,近日,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参与制定的《柞蚕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GB/T 45553-2025)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联合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8家单位共同编制,填补了我国柞蚕遗传资源从种质鉴定到评估的全链条技术标准空白。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柞蚕遗传资源调查的对象、方式、时期及内容。从调查对象来看,明确涵盖了我国历经长期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而留存下来的地方品种柞蚕,以及通过现代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技术手段培育出的具有优良经济性状或特殊性状的柞蚕。在调查方式上,规范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对调查时期的界定,则充分考虑了柞蚕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性,以获取最具代表性的信息。调查内容更是细致入微,涉及柞蚕遗传资源概况、形态特征、生产性能等多个维度,为深入了解柞蚕遗传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规范还对调查记录与档案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保证调查数据的可追溯性与长期保存价值。《柞蚕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的发布,不仅与《家蚕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蜜蜂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等共同构建起我国畜禽、蜂、蚕遗传资源调查的基础,更对推动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开展遗传资源调查,可全面掌握我国柞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布特征,为优良品种选育、特色产业开发及生物资源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到江西修水调研纤维质量监测工作
修水县市场监管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纤维质量监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有关部署,近日,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林率调研组前往江西,调研指导纤维质量监测工作。调研组走进修水县,实地调研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缪建华参加调研。县政府副县长饶瑾陪同调研。
蚕桑产业作为修水县一传统特色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县共有桑园面积5.5万亩,覆盖28个乡镇,茧丝绸企业7家,收烘单位12家,惠及蚕农1.5万余户,2024年蚕农鲜茧收入1.37亿元,综合产值达5亿元,是江西省目前最大的蚕桑基地县。活动当天,调研组走进马坳镇黄溪村的蚕桑养殖基地,走访调研了修水县桑田蚕业有限公司,了解小蚕工厂如何降低农户养蚕风险,保障茧丝质量,参观蚕丝被制作车间。随后来到漫江乡的江西省信德保制丝有限公司,参观制丝车间,实地了解修水县茧丝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组充分肯定了修水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对纤维监测工作提出了要求。调研组指出,纤维质量监测工作关系到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必须立足新时代发展新阶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站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监测能力与专业水平,为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以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推动纤维质量监测工作提质增效,共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宜宾将打造川南首个全龄全链蚕桑主题研学基地
四川在线消息,宜宾即将新增一个蚕桑主题研学基地。8月4日,四川宜路同学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路同学公司”)与宜宾市珙县底洞镇人民政府举行蚕桑农业园区研学基地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底洞镇国家级蚕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农业体验-非遗传承-科普教育”联动体系,设计制定贯穿全年龄、全产业链的研学实践课程,打造川南地区首个覆盖全龄段、全链条的蚕桑主题研学实践示范基地。“项目将整合劳动教育、非遗体验、科普实验等元素,实现“教育链-文化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宜路同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全力将该研学基地打造成研学基地品质提升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与产业动能。近年来,宜宾市科教集团在研学领域不断探索,依托宜宾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发一系列研学课程,已打造“宜路同行”研学品牌。截至目前,该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已服务近32万人次。
8月7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8月7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上涨0.17%报收于4729.59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8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7.07万元;250925合约上涨0.12万元报收于47.19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12万元报收于47.70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自立自强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纺织力量
纺织服装周刊消息,8月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25年上半年纺织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半年行业走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部分专业协会代表介绍了各自领域2025年上半年的行业运行情况,同时针对各行业自身所处环境与特点对下半年进行了展望。部分部门和专业协会代表结合行业发展实践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进行了分享。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共设1个主会场和23个分会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会领导夏令敏、陈伟康、徐迎新、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阎岩、梁鹏程,以及各部门及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作题为《自立自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纺织力量》的工作报告。上半年,中国纺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行业展现出强劲活力,稳经济、惠民生、促开放、防风险,构筑着大国经济的底气和韧性,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他以党建引领、调研统计、市场服务、数智赋能、科教融合、产业协同、文化价值等七个板块总结了上半年中国纺联的主要工作。他指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个方向发展。行业协会不仅要做创新的服务提供者,更要做生态构建者;要关注生产要素对生产力布局的新影响;理解新型城镇化下,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逻辑;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的范式之变;注重空间拓展与价值延伸;基于不同场景和文化概念进行产品创新。他强调,与时俱进做好行业工作,要把握意义建构之要、把握人工智能之机、把握市场主体之变。联合会要以前瞻视野和系统思维,推动行业深度挖掘文化价值、精准提炼文化符号,把握传播机制与规律;推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原创设计、自主品牌发展,实现从被动追逐潮流转向主动地创造经典、定义市场。对于下半年工作安排,他指出,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增强服务工作的灵活性预见性,将行业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强化战略导向,提升服务的科学性与引领性。坚持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掘内需潜力,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聚焦效率提升,引导产业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拓展开放深度,服务产业深度融入全球发展。围绕智能绿色,系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孙瑞哲表示,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更加需要将力量基点放在自身,立足国内大循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固根本,求实效,将确定的努力转化为确定发展。在一起,向前进,赢未来。
1—7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2268.6亿元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2025年1—7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226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纺织品出口5900.7亿元,增长2.7%,服装出口6367.9亿元,增长0.9%。
在“抢出口”效应减退和转口贸易受阻的情况下,7月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下行压力,当月出口同、环比均下降。7月,纺织服装出口1920.6亿元,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3%,其中纺织品出口832.7亿元,下降0.6%,环比下降4%,服装出口1087.9亿元,下降1.7%,环比下降1%。
【 天下事 】
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7%
中新社消息,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前7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4%。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35万亿元,同比增长3.9%。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42万亿元,同比下降11.1%。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3.2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分产品看,前7个月,中国出口集成电路7784.5亿元,同比增长21.8%;出口汽车5134.6亿元,同比增长10.9%;出口农产品4146.6亿元,同比增长2.9%。进口方面,前7个月,中国进口原油3.27亿吨,同比增长2.8%,铁矿砂、煤和天然气进口量减少。同期,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5年7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
上海证券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2025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