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浙商》杂志消息,日前,在浙江省工商联十二届六次常委会议期间,一场以“牢记嘱托强信心 感恩奋进担使命”为主题的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在丽水隆重举行。
报告会上,卧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建成,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新凤鸣集团董事长庄耀中三位浙商“顶流”代表,作了饱含激情与信念的交流发言。屠红燕在发言中说道:前不久,我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万事利50年坚守实业、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深切关怀。在万事利科创中心总部,我们特别在三楼打造了创始人沈爱琴纪念馆和红色丝路党建馆,这里是所有万事利人回望初心、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践行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阵地。通过系统化的党建工作,我们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党组织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站在数字经济的时代风口,万事利持续以数字创新激活千年丝绸,成功构建了“丝绸+AI”的产业新生态。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双面数码印花技术,突破了传统丝绸印染的技术瓶颈,让东方丝绸美学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依托全球首个AI花型设计大模型,我们开创了为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专属丝巾的创意革命,真正实现了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的产业升级。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以领先的活性免水洗印染技术,一举攻克了行业环保痛点,实现“一米起订、两小时交付”的柔性智造。如今,这台凝聚万事利创新智慧的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不仅引领着国内丝绸纺织产业的技术革命,更成功打开了法国、意大利等国际市场的大门。展望未来,万事利将坚定地把企业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以“坚守丝绸主业、做强实体经济、打造百年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目标,让千年丝绸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决赛在山东农业大学举办
中国蚕学会消息,8月16-18日,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山东农业大学承办,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协办的中国蚕学会第七届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决赛在山东农业大学举办。中国蚕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教授出席决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木旺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代方银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生物技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开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蚕桑学科的创新突破和多元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也让蚕桑产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青年一代正是推动这些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强调青年好则中国蚕桑好、青年强则中国蚕桑强、青年繁盛则中国蚕桑必繁盛。希望青年一代能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参赛机会,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周玉玺副校长简要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等情况。周玉玺表示,本届大赛以“丝蕴匠心,创启新元”为主题,既是对蚕桑产业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诠释,也是蚕桑学科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答卷;学校将全力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工作,为大家创造公平竞争、交流互鉴的环境。本届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20项,经组织专家进行资格审查和初赛评审,88项作品获决赛资格。决赛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组,以现场答辩、现场评审方式进行。各参赛队伍通过PPT、视频等展示作品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并现场回答评委针对作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成果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即兴提问。经过一天激烈比拼,21项作品获特等奖、30项作品获一等奖、37项作品获二等奖。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广西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承德医学院、潍坊学院、北部湾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评委、参赛队伍等150余人参加决赛。
广东省茂名市政协考察组到河池宜州考察
宜州区融媒体中心消息,8月13日,广东省茂名市政协副主席周天率考察组到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就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考察。
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实地了解宜州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桑蚕产业链打造、产品创新研发、品牌创建等情况,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交谈,详细了解桑蚕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等项目情况。考察组表示,农业产业化项目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壮大农业产业的重要抓手,并对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经验感受颇深,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发展信心,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学习借鉴和引进推广力度,全力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在区域扎根发展壮大。河池市政协副主席蓝启章、宜州区政协副主席覃乃鹏陪同考察。
太湖雪:五毛蚕茧变百元潮品,震泽这里正在“点茧成金”
今日震泽消息,当下流行的萌宠造型冰箱贴、极具苏州特色的小螃蟹摆件、江南韵味十足的缫丝团扇……8月12日,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的创客工坊内,记者看到一件件精巧而又新潮的蚕茧工艺品。在这里,蚕茧既保留了乡土文化的根脉,又通过与现代生活共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坐落在“中国丝绸小镇”震泽,是中国首个以蚕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园区,集农业示范、科研、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记者走进工坊,看到6名女工围坐桌前,指尖翻飞,一只只普通的蚕茧经历着奇妙蜕变:茧壳拼出花瓣,细丝捻就花蕊,一束蚕茧花鲜活如真。花样百出的蚕茧,在这里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用极细的蚕丝反复缠绕,一把缫丝扇围成型,在阳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茧花与络子搭配成的押襟饰品,符合当下国风热潮,更成为游客争购的“网红款”……“原本五毛钱一只的蚕茧,经过剪裁、染色、塑形、组装,身价能涨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总经理金晓春介绍,当前蚕茧工艺品市场需求旺盛,仅有6名工人的文创门店,年销售额可突破百万元。“今年我们做了好几个爆款,加上天然彩色蚕茧大丰收,上半年工艺品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0万元。”谈及蚕茧工艺品畅销的秘诀,金晓春认为关键在于“传统与流行的双向奔赴”。传统养蚕场景在城市中逐渐消逝,因此蚕茧本身自带新奇感;而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将蚕茧与现代审美结合,通过专人研发款式、收集市场反馈,让传统蚕桑文化跳出了农业展陈的框架,变成触手可及的潮流生活符号,这便是“点茧成金”的“魔术”。小小蚕茧不仅富了口袋,更聚了人气。创客工坊店长周丽芳告诉记者,蚕茧工艺品的“爆款”每季都在变,但手工体验课始终非常受欢迎,暑期迎来了大量的带娃家庭、暑期实践班、研学团队。
四川乐至:护“桑”更护绿 共绘“中国桑都”绿色发展新图景
乐至县人民法院消息,四川省乐至县蚕桑历史悠久,自隋唐起开始有文字记载,距今已1500余年。如今,乐至县桑园面积达14万余亩,养蚕农户2.1万户,蚕桑资源加工企业30余户,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综合产值等位居全省前列。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乐至法院组织干警走进乐至县蚕桑企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将司法服务和生态保护理念深度融入蚕桑产业发展,助力打造绿色产业生态链。
活动中,乐至法院干警深入蚕桑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职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环保法律问题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桑蚕养殖废弃物处理、生产污水排放等方面的疑问,干警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同时,法院干警还向企业发放精心编制的环境法治宣传手册,手册内容涵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企业环保责任与义务、环境污染法律责任等方面,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让企业职工直观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此次环保宣传进蚕桑企业活动,是乐至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护航蚕桑产业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下一步,乐至法院将持续加大对蚕桑产业的司法服务力度,丰富环境宣传形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为乐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8月20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8月20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跌0.08%报收于4739.28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8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7.16万元;250925合约报平收于47.19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7.58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我国纺织业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超82%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随着消费者购物观念的重塑,服饰的功能性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参考因素。模块化组合棉衣、“三合一”外套、零静电T恤等品类服饰悄然上架,成为制衣企业竞相发力的新蓝海。
在浙江诸暨的一家服饰生产企业,来自欧洲的5万件多功能双面棉服订单正在全力赶制当中,月底前需全部完成,并打包发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业根据消费端的新需求,重点在模块化穿卸设计、超轻保暖和防水吸汗面料上进行了创新拓展。新推出的“三合一”外套系列,通过可拆卸内胆、可调节下摆等设计,实现外衣、内搭、过渡季单品的自由切换,产品从“单品生产”向“模块化设计”转型。从“应季生产、按时销售”到“当季生产、按需销售”,已成为制衣企业增加自身产品竞争力的“法宝”之一。今年1—6月,公司功能类服饰销售总额已超过总销售额的一半。在济南一家服装企业总部的技术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制作样衣。如今,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3D虚拟样衣技术正颠覆传统服装研发模式,设计师通过二维图纸生成三维模型,客户在线审核后可直接进入生产环节,大幅缩短返单周期。我国纺织企业通过设计加速数智化转型的同时,也为数字化柔性生产线的差异化生产提供了保障。记者在郑州一家服装企业生产车间,看到了一个数字化的门店销售地图。每个地区的需求都根据当地的特色和环境而有所不同,而所有这些差异化需求都能在这一条生产线上实时调整生产参数。郑州市服装协会秘书长告诉记者,郑州市纺织服装业正与前沿技术充分结合,加快数智转型,进一步创新工艺,传统的纺织服装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3.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3%,其中棉纺、化纤等领域龙头企业智能工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纺织行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5年1-7月新疆出口纺织品服装632.15亿元
乌鲁木齐海关消息,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25年1-7月新疆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118.01亿元,同比增长27.35%;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514.14亿元,同比下降6.37%。2025年1-7月新疆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进口金额0.54亿元,同比下降77.69%;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口金额0.03亿元,同比下降41.19%。
【 天下事 】
8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人民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上月为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上月为3.5%。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记者表示,LPR报价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动,主要源于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短期内通过引导LPR报价下调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王青分析说,8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8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另外,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由此,8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另据记者了解,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
财政部:前7个月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上海证券报消息,财政部8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年内首次转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从月度来看,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和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7月税收收入增速较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至5%,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整体提速。”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称,税收收入增速加快,主要与价格改善、个税征管加强及股市上涨等因素有关;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非证券交易印花税、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税种收入增速变化则与相关经济活动走势一致。税收收入被称为“经济晴雨表”。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2.1%和8.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2个、0.4个和0.8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前7个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10.1%和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4.1%。从支出端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根据财政部数据,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0.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