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消息,8月26日,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孙业宝、制证中心主任刘燕一行到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淄博市副市长胡晓鸿及市外办领导同志,周村区委书记李德刚、区长李晓红等区领导同志陪同调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崔新昌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企业产品展厅,副总经理崔新昌向调研组展示了大染坊的原创设计产品,企业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科技与绿色相融并重、守正与创新共生的研发理念,让古老的丝绸技艺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孙业宝副主任详细询问公司经营情况,海外市场销售以及品牌国际化建设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崔新昌副总经理就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环境多变、经济形势承压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了汇报。近年来,集团公司积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深化海外市场布局,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加大产品出口、服务外包,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自营出口创汇、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出口依旧保持稳步增长,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孙业宝副主任对大染坊丝绸集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并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企业如何逆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副总经理崔新昌对调研组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大染坊全体员工将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源自齐鲁大地的丝绸之光闪耀世界!
粤浙岗站联动 共探蚕桑多元创新发展新高地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消息,为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推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站科技合作,共谋产业多元发展新路径,8月22日,体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所副所长邹宇晓、浙江省农科院吕志强研究员及其各岗位团队专家成员到访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座谈交流。市农科院副院长邵梅,湖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钱文春及团队成员等参加。
会上,邵梅对邹宇晓等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研究院基本情况和蚕桑学科建设。钱文春结合湖州站重点研发工作,详细介绍了湖州市蚕桑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在蚕桑机械化种养、家蚕人工饲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的成效。邹宇晓则分享了团队在蚕桑资源加工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围绕桑果、蚕蛹食药用等方面的研究突破。双方围绕人工饲料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湖州多家工厂化养蚕项目的落地,重点讨论了丝用蚕茧生产副产物——蚕蛹药食高值化利用的前景、主要存在问题及突破方向。通过本次交流,双方一致认可加强岗站联动、落实资源共享和加深技术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和市农科院蚕桑底蕴,谋划建立省-市-企业三级科企合作模式,推动蚕桑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山东莱绢丝绸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工业图强”企业史志鉴优秀案例
烟台工信消息,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工业图强”企业史志鉴优秀案例名单,莱阳市山东莱绢丝绸有限公司“匠心传承 织就辉煌”案例成功入选“大工至臻”主题。此次获评是继去年昌荣食品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莱阳企业再获殊荣,也是莱阳市一直以来在聚焦工业品牌发展、弘扬企业文化方面持续深耕取得的又一硕果。
山东莱绢丝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桑蚕养殖、丝绸家纺制作、丝绸服饰及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公司拥有20余家丝绸服装连锁店、丝绸家纺专卖店,以及占地3000平方米的三祥丝绸文化博物馆,自建百余亩桑园基地,构建了“生产-零售-文旅”紧密结合的产业模式。公司秉持“以质取胜、以新图强”的发展理念,以非遗技艺传承为核心,通过“丝绸+”创新模式,成功推出“三祥缘”“三祥莨缘”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宋锦成衣、香云纱高定等,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丝绸精品,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中国丝绸博物馆再度荣获“微博年度创新博物馆”奖项
中国丝绸博物馆消息,8月25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新浪微博与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2025微博文化之夜”在河南郑州盛大举行。中国丝绸博物馆荣获“微博年度创新博物馆”奖项,这是继2023年之后,再次获得这一荣誉,这也是对国丝微博平台文化传播工作的高度认可。
中国丝绸博物馆作为一家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专题类国家级博物馆,一直以来致力于服饰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与创新工作。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当下,中国丝绸博物馆利用微博平台的助力,不断提升历史文化传播、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深度互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2020年开始举办的“丝绸之路周”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微博话题阅读量达7亿,并登上微博热搜榜。其中丝路文物海报接力,遗产点亮丝路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等活动均在微博平台发起,连续6年联动了丝路沿线上百家微博机构,以视频、直播、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丝路文物,分享丝路故事。又如,“国丝汉服节”已连续举办8年,已然成为汉服爱好者彼此交流的重要平台。众多汉服爱好者、文化博主在微博分享自己对汉服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极大地推动了汉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目前微博上关于国丝汉服节的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阅读量达1.3亿。此外,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利用微博发布各类文物知识科普、展览预告、研究成果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图文、视频形式,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丝绸文化的魅力。其官方微博拥有大量粉丝,互动频繁,已然成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此次荣获“微博年度创新博物馆”奖项,是对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微博传播创新实践的肯定。接下来,中国丝绸博物馆将继续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半年广西凤山蚕茧产值达1.24亿元
河池日报消息,近日,笔者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1月至6月,该县鲜茧产量达2304.2吨,产业产值达1.24亿元。
该县立足山区优势,扎实推进“广西凤山县石漠化山区优势特色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科学引导,对1万余亩低产桑园实施提质增效改造,显著提升桑园生产效能。同时,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惠及576户蚕农,覆盖饲养面积7.37万平方米;落实专项补助资金110.51万元,为蚕农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该县蚕业技术推广站已组织开展6期实用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蚕农312人次。农技人员通过“一对一”指导的方式,推广分段式养蚕等先进模式,有效提升蚕茧质量和产业科技水平。目前,农桑14号、桂桑6号、桂蚕8号等优良桑蚕品种在该县得到广泛推广,小蚕共育示范户实现规范管理。杭东、凤凰两大蚕桑产业示范基地(面积分别为458亩、446亩)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此外,该县工厂化养蚕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省力化饲养技术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人工饲料饲养小蚕试验,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蚕桑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8月28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8月28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12%报收于4720.64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925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6.98万元;260325合约报平收于47.31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12万元报收于47.64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挑战愈大,纺织品服装企业如何逆势而上
国际商报消息,今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克服全球消费不振和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实现逆势增长。数据显示,1—7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达1707.4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预计,下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外部环境有望告别大起大落的“过山车”态势,步入相对平稳的运行轨道。但长期来看,国际贸易博弈更趋复杂多变。面对挑战,中国企业应积极开展多元化市场布局,分散市场风险;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加强全球供应链韧性建设,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欧盟、日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同比增长,对美国、东盟出口出现下降。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贸易摩擦频发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服装出口结构的调整正在加速推进,品类分化也较为明显,梭织服装出口微幅增长,衣着附件出口小幅下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建议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面对复杂的中美经贸局势,企业需动态跟踪美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税博弈态势,并据此灵活调整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重点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并优化全球产能布局。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科技含量,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建议纺织品服装企业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走多元化布局道路。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企业应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差异大等问题。因此,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升产品在新兴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另外,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还应深耕国内市场,通过完善内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推动形成内外贸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1-7月我国毛纺产品出口市场持续承压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消息,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毛纺原料与制品进出口总额87.1亿美元(人民币金额626亿元),同比下跌2%。其中,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额67.2亿美元(人民币金额483亿元),同比增长3.6%,进口额20亿美元(人民币金额143亿元),同比下跌17.2%。
前7个月,我国出口欧盟、东盟、英国的毛纺原料与制品保持同比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4.9%、6.2%和12.4%;出口日本和美国的毛纺原料与制品呈现下滑,出口额同比分别下滑8%和3.6%,其中出口美国的出口金额增速较一季度回落明显。在此情况下,出口欧盟、东盟、英国产品占我国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额的比重稳中略有提升,出口日本和美国产品的比重则呈现下滑,其中,1~7月,出口美国毛纺原料与制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为20.5%,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中国进口羊毛数量继续下滑,7月单月进口量2.5万吨,环比下跌5.7%。1-7月羊毛累计进口18万吨,同比下滑11.3%,其中含脂毛累计进口15.2万吨,同比下跌14.7%。从三个主要产毛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进口的羊毛数量同比跌幅均超过两位数。
【 天下事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新华网消息,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中国贸促会:外资企业深耕中国意愿依然强烈
经济参考报消息,8月27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外资企业深耕中国的意愿依然强烈、信心依然坚定,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创新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一片难得的沃土。
王冠男给出两组数据: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92%德企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数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中国美国商会2025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近一半的会员企业仍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王冠男介绍,今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已经接待近100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组织274批次团组赴5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到访包括奔驰、宝马、博世、瓦克、戴姆勒、正大等多家知名跨国公司总部,就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等深入交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