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重庆市蚕业总站消息,9月2日,重庆市蚕业总站副站长张太平、余华献与市蚕科院副院长蒋定超、原合川区蚕桑站张太云研究员一同赴合川区蚕宝宝蚕桑专业合作社,对桑蚕新品种“缙岭×云霞”农村试验开展中期评估。经走访3家饲育蚕农现场查看及调查显示,该品种发育整齐、取食性优、健康性良好,蚕农操作规范、技术管理到位,农村试验取得阶段性进展,后续工作正按实施方案稳步推进。
为加快桑蚕品种更新换代,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市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于去年5月通过《2024年桑蚕新品种“缙岭×云霞”试验实施方案》,明确3家室内饲养单位和3个农村试验点承担新品种相关性能指标数据测试任务,市蚕业总站作为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依托单位,在资金、物资和技术方面提供了全面支持。该桑蚕新品种由市蚕科院多年选育而成。本次试验重点鉴定其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茧丝质量等指标,为后续品种审定及大规模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当前试验进展顺利,新品种“缙岭×云霞”表现优异,有望为重庆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浙江嘉兴:老工艺找到青春密码,经典产业“逆生长”
南湖晚报消息,日前,浙江省嘉兴市高技能人才研修班——丝绸工艺创新高技能人才研修班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由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嘉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
精湛的中国丝绸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品,也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本次培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丝绸的传统与现代织造工艺,并融入现代印染技艺,帮助学员掌握运用创新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一堂精彩的《现代丝绸印染技术解析》课,让学员们对经典产业焕发新生机有了更深的理解。“陈老师的课既扎根传统,又贴近现代创新,让我受益匪浅。”海宁市硖石灯彩有限公司的卢群秀表示,“尤其是课程中贯穿的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非常打动我。”她打算将所学所感融入今后的灯彩创作,为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工业要创新,必先重传承。丝绸作为中国古老而璀璨的文明象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产业的现代表达,关键在于抓住并解决推广中的痛点。”授课教师陈文告诉记者。陈文是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硕士、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开放大学纺织学院特聘教师,同时担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高级考评员、纺织面料开发1+X证书考评员及培训师,以及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字化染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次培训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既包含案例教学,也安排了实地体验。8月31日下午,师生共同前往湖州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现场讲解丝绸织造工艺。学员们亲身体验丝织文化魅力,学习如何以创新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场参观传统染织工坊、体验创意产品转化,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责任感。”从事硖石灯彩设计制作的缪冬雅说。为期两天的培训,吸引了全市33名工艺美术行业及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等具备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为丝绸工艺的传承注入新活力,助力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河北肃宁锦丝绣餐垫亮相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沧州日报消息,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河北省肃宁县锦丝绣餐垫亮相会场,其精湛工艺与文化内涵成为峰会上一道亮眼的艺术风景。
据了解,锦丝绣是一种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以绣针引彩线,依预设纹样与色彩,在丝绸等面料上施针缀绣,构成图案、文字,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锦丝绣作品讲究“山水有远近之趣,楼阁显深邃之体,人物具生动之情,花鸟见亲昵之态”,其中仿画绣、写真绣工艺尤为逼真,享誉天下。此次亮相上合峰会的锦丝绣餐垫,每套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圆垫和一大一小两个方垫,均出自沧州丽绣坊工艺品有限公司。餐垫纹样融合“天津之眼”与海水江崖图案,色彩以帝王金、天青蓝为主调,面料选用真丝库缎,并采用“三重绣法”,底层电脑绣精准打底,中层由绣娘以手推绣铺色渲染,实现了传统手工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此前,肃宁县锦丝绣已多次亮相国际舞台,曾为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国际论坛等重大外事活动提供礼品。“这款餐垫如同一位无声的文化使者,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与活化。”丽绣坊负责人王志娟说。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赴平果市开展蚕桑生产技术服务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消息,近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红燕率队一行4人到平果市开展蚕桑生产技术指导。
服务组一行到平果市坡造镇伏琴村实地了解当前蚕桑生产情况,通过细致查看桑园生长状况,指出当前正值桑园管理关键时期,是决定下半年桑叶产量与质量的重要节点。服务组针对性平果市当前蚕桑生产情况,提出了几点指导意见:一是抓住当前雨水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强桑肥施肥管理,条桑收获需要及时追肥,补充养分促进桑叶丰产,争取多养蚕,养好蚕;二是加强桑园排灌和病虫害的防控,科学防灾减少损失;三是加大“桑+粮”复合种植示范,试验示范适宜的桑树品种和玉米品种,探索合理的株距、行距,充分利用条桑收获和玉米生产的空间,促进桑叶丰产,粮食丰收。服务组建议平果市农业部门及时做好试验数据的系统性收集工作,全面总结“桑+粮”复合种植的经验,扩大示范,助推“桑+粮(油)”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
2025年1-6月欧盟(27国)丝绸商品贸易统计简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欧盟统计局数据,1-6月,欧盟(27国)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额为25.30亿美元,同比下降4.08%;进口额为3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10%。
9月4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9月4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15%报收于4718.85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925合约下跌0.06万元46.95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7.31万元;260925合约报平收于47.73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中国纺联:纺织工业构建起新的价值循环体系
中新网消息,“2025循环创新·时尚大会”(简称:大会)3日在上海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表示,中国的纺织工业是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从2005年到2024年,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超过65%,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量年均增长12%;如今,再生纤维年使用量突破300万吨。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从单点创新到系统协同,中国纺织业已在循环发展领域形成“实践-总结-迭代”的良性闭环。孙瑞哲表示,中国纺织行业的成功探索,为全球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据了解,从天然纤维的重复利用到化学纤维的再生纺织,再到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技术,行业生态设计前端化、清洁生产普及化、末端回收高值化都落到了实处。从企业内部循环到园区循环,再到实现更大范围的系统优化,产业循环更加集约。目前,新能源新材料正在重塑产业架构新基座,新设计、新制造加速改写生产模式与形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催生一系列全链条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推动资源配置从粗放走向精准,从消耗转向循环,实现源头减量与过程增效。“在市场逻辑变迁、需求结构升级的浪潮中,环保意识、生态责任正在成为新的价值追求,消费者更加注重物尽其用、循环共生的时尚表达。从一次性交易收入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租赁、订阅、维修、翻新、回收、转售等,这些新模式持续涌现,构建起新的价值循环体系。”孙瑞哲指出。循环设计,即服务、产品数字护照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闭环、消费后纺织资产逆向物流网络等创新实践,已成为破解时尚产业构建ESG价值共生体系核心难题的关键路径。孙瑞哲倡议创新驱动,构建循环生态,聚焦化学回收、再生、纤维等领域,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转化通道;要价值导向,释放循环潜能,提升绿色增值能力。充分利用转型金融等融资渠道,让绿色实践转化为可量化的绿色资产。同时,内外融通,拓展循环布局,推动产业链的纵向贯通、区域间的横向协作,强化在绿色材料、绿色产品等方面的国际互通。在主题分享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循环创新趋势”“循环材料创新”“循环商业模式”三大主题展开探讨。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未来,中国纺织业将持续深化循环创新实践,推动中国标准向全球通用规则转化,以深耕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为全球纺织可持续治理提供方案,让循环创新真正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新一代纺织“芯片”全球首发
上观新闻消息,长期以来,高性能防水透湿面料的无氟化是业内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控制全球市场防水透湿面料的主要国际品牌选择在其原有科技路径进行无氟化改良。在中国,安踏和东华大学选择自主研发,近日联合打造出无氟生物基防水高透膜——无氟安踏膜,交出了“中国方案”。
据悉,无氟安踏膜通过自研高导湿生物基高分子及微纳米结构调控,使材料的透湿性显著提升。同时结合无氟防泼水表面改性、无氟粘合剂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在不添加有机氟系化合物的前提下保障了防水性。经第三方权威实验室测试,搭载无氟安踏膜的防水透湿面料在静水压和透湿性等核心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攻克了“无氟高性能”这一世界性难题。此外,研发团队在无氟安踏膜中,开创性地采用生物基高分子(生物基含量达20%)代替石油基高分子。相比国际品牌的无氟方案更环保、更符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展现出足以“直道超车”的研发实力。无氟安踏膜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性能防水透湿面料领域迎来关键突破,它被称为新一代的纺织“芯片”,有望重塑全球科技面料竞争格局。记者获悉,无氟安踏膜的诞生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尖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需完成基础研究、应用测试到规模化量产的漫长产业链条。整个过程犹如一场漫长且布满荆棘的越野赛,实验室的技术突破之后,后续的测试、良品优化及量产等环节构成了“最后99公里”的关键路程。得益于安踏集团高校共研平台安踏—东华联合创新研究院、成熟的生产体系与强大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无氟安踏膜不仅实现了高性能表现,还将产品售价控制在国际同类面料成衣的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高性能防水透湿面料科技的普惠应用,加速推动绿色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也为中国品牌在全球高性能技术服装的无氟化进程中占据市场主导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 天下事 】
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新版规则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今天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国家认监委近日发布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新版《规则》从适用范围、认证依据、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基本要求、认证程序、认证证书和标志管理等13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主要规定,将在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应用范围最广的认证制度,目前,我国共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939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约86.1万张,超过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涉及获证企业84.2万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助力我国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信任、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
经济参考报消息,记者9月3日获悉,为推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部近日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了第二次组长会议。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廖岷,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联合工作组成立以来部、行协同配合取得的成效,并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一致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两部门表示,要继续积极发挥部、行联合工作组机制作用,深化合作,加强协同,持续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共同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