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9月8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9月8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09-086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来苏  到访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江苏苏豪消息,96日下午,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率代表团到访江苏,并考察了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成果,依托“推动贸易合作、促进产业协作、助力产教出海、加强传播交流”功能定位,全力打造面向中亚五国、联动其他省市的高水平开放枢纽,对提升各方经贸合作水平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阿卜杜拉耶夫考察了平台的中亚国家馆、中亚国家商品展示馆,详细听取建设运营情况介绍,高度评价平台最新运营成果,就进一步深化与江苏的合作表示高度期待。他说,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动力强,消费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与江苏合作基础坚实。希望依托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推动乌兹别克斯坦与江苏的合作迈向更高能级,助力双方贸易往来、投资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更多成果,协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期待更多江苏企业到乌兹别克斯坦考察交流、投资兴业。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由苏豪控股集团建设运营。苏豪控股集团董事长周勇表示,将以建设运营好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为着力点,与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等乌方机构深化联系,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强化茧丝绸、新能源汽车、产教出海、文旅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展,推动江苏高新技术走向中亚,并助力中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今年1-8月,苏豪控股集团对中亚进出口同比增长67%,其中对乌进出口同比增长152%。集团与塔什干、卡什卡达里亚、撒马尔罕、安集延等州建立广泛经贸往来,在棉纱、绿豆、甘草酸粉进口,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出口等方面紧密合作。特别是跨地域技术交流密切,集团在塔什干与乌方机构共建茧蚕基地,推进茧丝绸合作项目;利用混纺技术,将乌兹别克斯坦和苏豪蚕丝交织而成的面料制作成丝绸服饰,持续深化中乌蚕桑产业融合。布哈拉州,作为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主管发展的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产业重镇,州首府布哈拉也是千年古城,未来,在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支持下,苏豪与该州在产业合作、文旅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大空间。当晚,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代表团一行还现场观看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比赛。


2

“宁南有机蚕丝被”亮相央视,蚕桑魅力惊艳全国

今日头条消息,近日,四川?宁南有机蚕丝被凭借其卓越品质与深厚的蚕桑文化底蕴,强势登陆央视舞台。820日,凉山州宁南县南丝路集团精心打造的宣传内容在央视展播,让宁南蚕桑产业和有机蚕丝被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开启了品牌传播的全新篇章。

宁南有机蚕丝被,是宁南蚕桑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优势显著,令人瞩目。在原料选取上,宁南有机蚕丝被采用的是当地优质的有机蚕茧。这里的蚕宝宝食用的是不施农药、化肥的有机桑叶,生长环境清洁无污染,从而产出的蚕茧品质上乘。蚕茧色泽洁白,茧丝长且均匀,富有弹性,为制作高品质蚕丝被奠定了坚实基础。制作工艺方面,宁南有机蚕丝被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蚕茧进行精心挑选,剔除杂质和不良茧。然后,经过煮茧、剥茧、开绵、拉绵等多道精细工序,将蚕茧制成轻薄柔软的蚕丝绵片。在拉绵环节,经验丰富的工匠们凭借熟练的手法,将蚕丝绵片层层拉制,使蚕丝纵横交错,均匀分布,确保被子的蓬松度和保暖性。最后,再将蚕丝绵片与优质的被面进行缝合,一件精美的宁南有机蚕丝被便诞生了。从产品特性来看,宁南有机蚕丝被具有诸多优点。其保暖性能极佳,蚕丝中的空心结构使其能够储存大量空气,形成天然的保温层,在寒冷的冬天为人们带来温暖。同时,蚕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及时吸收人体排出的湿气,保持被窝干爽舒适,让睡眠更加惬意。而且,蚕丝是天然的蛋白质纤维,与人体皮肤的组成相近,对皮肤无刺激,亲和性好,特别适合敏感人群使用。此外,宁南有机蚕丝被质地轻盈,盖在身上没有压迫感,能让人在睡眠中自由舒展身体,享受舒适的睡眠体验。此次宁南有机蚕丝被在央视的精彩亮相,是宁南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央视宣传的强大助力下,宁南有机蚕丝被品牌必将在全国市场大放异彩,宁南蚕桑产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宁南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3

广西南宁实践饲料养蚕初显成效

南宁农业农村消息,传统家蚕属于寡食性动物,它只吃桑叶,由于近年部分桑园受农药污染,导致出现蚕中毒事件,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打击了生产的积极性。

为促进广西南宁市蚕桑产业稳步发展,提升农户种桑养蚕积极性。今年以来,南宁市在邕宁区那楼镇建设南宁市桑蚕种养示范点,签订合作协议并提供仪器设备、技术指导以及试验示范人工饲料育蚕技术。根据蚕生长的不同龄期,通过混合玉米粉、桑叶粉、豆粕粉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添加剂组成人工饲料,配制不同配方的饲料进行喂养,成功满足了不同龄期蚕宝宝的生长需要。此外,人工饲料的营养配比更加均衡,家蚕在食用人工饲料后,发育比较整齐,几乎不会出现病原菌侵扰和中毒症状。在生产环节上,大大减少了养蚕的工序,提高了成功率。以三龄期的家蚕为例,如果用饲料养蚕,只需要喂养一次,而传统桑叶养蚕,需要每天去摘桑叶至少喂三次。所以用饲料养蚕相对于桑叶养蚕能够有效节约劳动效率,在理论上可以提高三倍。解决了蚕的广食性问题,传统桑叶养蚕受季节及桑叶限制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也为工厂化、规模化养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下一步,南宁市将把家蚕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逐步推广到更多的地区,有效增加春冬养蚕批次和养蚕量,实现全年不间断养蚕,联农带农,增加蚕桑的综合效益,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跨界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4

四川南充:“百年丝绸厂”上半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

四川新闻网消息,蜿蜒的青石板路与颇具年代感的厂房相映成趣,观光小火车载着游客穿梭园区;步入丝绸生产制作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百年丝厂”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里藏着一份亮眼答卷。94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充市高坪区六合丝绸博览园(以下简称“六合丝博园”)。

从昔日亚洲最大缫丝厂,到如今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六合丝博园以“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的转型路径,成功走出一条传统产业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一组数据亮眼呈现——2025年上半年,园区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4000万元。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丝绸工厂,正成为川东北文旅版图上的重要“新地标”。“我们不仅要保护‘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更要让它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文化载体。”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森向记者介绍,园区大力推进“工、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理念,以丝绸文化为核心,以厂区历史建筑设施为载体,盘活存量闲置资产,统一布局园区产业,推动“工、文、商、旅”融合发展,谋划国企转型发展之路。在原有工业生产基础上,将原老旧破的六合院、丝二厂俱乐部、汽车维修站、生产车间、铁轨运输通道等10余处历史建筑,改造成厂史展陈馆、演出剧场、非遗织染展演基地、观光小火车等,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并结合南充丝绸文化以及六合丝厂的百年厂史打造完成一台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丝绸魅力。产业焕新的同时,就业与区域发展的红利也在持续释放。园区目前提供1200余个稳定岗位,涵盖生产、文旅、文创等领域,并依托省级非遗“丝绸传统织染技艺”开设系列培训课程,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与专业手工艺者。2024年带动5万余人次参与研学实践,周边群众通过文创集市、旅游商品体验馆等业态实现灵活就业。六合丝博园的转型,正是南充市高坪区深耕“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的生动缩影。高坪区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以“丝绸源点”品牌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5

陕西汉阴秋蚕养殖忙

陕西日报消息,眼下,正值秋蚕饲养的关键时期,陕西省汉阴县的蚕农抢抓农时,投入到第一批秋蚕养殖中。824日一大早,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小蚕共育室门口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村民骑着摩托车、推着三轮车前来领取自己预订的蚕种。“这是我今年养的第4批蚕,前3批的收益还可以。技术员每天都来蚕室给我指导。”村民曹传翠说。

该合作社依托恒温恒湿的标准化模式开展小蚕共育。村民领回蚕种后,只需精心喂养16天左右,就能收获蚕茧。“公司还对种茧进行统一回收,形成了完整的供销产业链。”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农艺师吴兴美说。据了解,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蚕桑专业合作社打造的蚕桑产业园,是汉阴重要的蚕桑产业示范园区。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建成20个标准化养蚕室、1个蚕种加工厂、1个智慧化小蚕共育室,并推行工厂化多批次连续循环养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目前,我们已经发放了第一批秋蚕蚕种47张。全年计划养蚕303张,预计产值在150万元左右。”兴隆佳苑社区第一书记栗丰勇说。


6

98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98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下跌0.50%报收于4682.80点。B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925合约下跌0.21万元报收于46.62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33万元报收于46.74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12万元报收于47.52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陈文兴:立足世界领先纺织产业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参考报消息,“我国纺织产业实现了全门类、全链条、规模化、自主化,建成了全球唯一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在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上,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表示,我国纺织产业具有规模大、体系全、技术强的特点,“我国化纤年产量超7000万吨,占全球75%以上;纤维加工量超6000万吨,占全球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

面对新时期新挑战,陈文兴提出了基于国际领先纺织产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构想:以区域一体化为优势推进全国协同发展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苏锡通高端纺织、泉州现代体育产品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基础,链接全国其他纺织活跃地区,协同培育具有全球领先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加强产业关键基础技术研发,瞄准全球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整合跨学科、跨领域资源,系统布局绿色纺织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纺织智能装备、数码纺织印染、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攻关;搭建国际领先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有序构建多层次、多角色协同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超大规模产业链的创新要素流动效率。形成多团队协同、全链条覆盖的全球领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范式;提升全球技术话语权,积极参与ISO等技术型国际组织的全球治理。聚焦关键赛道,构建覆盖材料、制造、检测、循环等全链条的先进标准体系。围绕领先技术培育高价值专利群,推动标准与专利协同输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构建高价值时尚体系,加强供给品质保障,深化“数字+”融合创新,提升全球时尚引领力。以强链固链为途径稳固产业基本盘,发挥产业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知名品牌等公共要素的纽带作用,持续织密、培强产业区块协同网,逐步提升产业韧性与根植性。以国内体系为核心打造全球分工网络,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格局,加强内外双循环体系建设,树立全球供应链主动地位。此外,陈文兴还提出了建立世界级集群建设推进机制、加强跨区域产业信息联通、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加强集群宣传推广等建议。陈文兴提出的系列构想与建议,既立足我国纺织产业全链条、规模化的独特优势,又精准对接全球产业变革与制造强国建设需求,为产业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指明了清晰路径。我国纺织业有望通过区域协同、科技赋能、时尚引领与链群稳固的深度实践,进一步巩固全球竞争优势,强化技术标准话语权。


8

工信部: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

工信部网站消息,随着国家促消费等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纺织服装内需消费实现平稳增长,外贸展现较强韧性,生产经营活动稳中有进,但行业整体效益仍需提升。

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营业收入26653亿元,同比下降3.4%;利润总额802亿元,同比下降9.8%。规模以上企业纱、布、化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0.3%5.0%,服装产量同比下降0.3%1-7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58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707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纺织品出口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服装出口886亿美元,同比微降0.3%


【  天下事  】

9

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轻工业稳健运行 营收超13万亿元

央视网消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我国轻工业运行稳健,生产、营收、市场规模均保持良好态势。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利润7601.1亿元。

消费市场方面,政策效应显著。17月,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4%;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电动自行车、洗衣机、空调产量分别增长33.2%9.4%5.1%。产业升级层面,投资增长强劲。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出口方面,继续保持韧性。17月,轻工商品出口5357.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5.1%,同比增长1.1%21个大类行业中11个保持增长。


10

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

中新社消息,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4.8%,进口增长1.7%,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增长3.5%。其中,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进口11.96万亿元,下降1.2%,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前8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增长9.7%。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88万亿元,增长4.3%。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3万亿元,下降13.5%。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分产品看,前8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9051.8亿元,增长23.3%;汽车出口6052.3亿元,增长11.9%。进口方面,前8个月中国铁矿砂、煤和天然气进口量减少,原油进口量增加。据官方数据,前8个月中国进口原油3.76亿吨,增加2.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4.72万亿元,增长5.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