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嘉欣丝绸消息,9月12日上午,河池市宜州区委书记薛海源率党政招商代表团一行8人到访嘉欣丝绸总部。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徐鸿,常务副总裁刘卓明热情接待,双方再续宜州情缘,共话桑蚕未来。
薛海源书记一行到访后先参观了金三塔品牌店,随后移步企业展厅,从面料到成衣,再到3D与AI设计,让代表团一行为嘉欣丝绸正在打造的“数字化全产业链”点赞。“欢迎薛书记一行来访,广西是嘉欣丝绸茧丝绸全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是在‘东桑西移’上走得最正确的一步。”徐总表示,在广西宜州投资的这9年,巩固和提升了嘉欣丝绸茧丝绸全产业链的上游,今年在如此特殊的形势下,原料上依托茧丝绸市场平台和广西宜州产地优势,稳住了今年的上涨优势;相信绸缎新项目将继续发挥‘筑巢引凤’作用,推动集团更快的发展。“嘉欣丝绸正在筹建的高品质绸缎工厂,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与公司旗下特欣织造一起专注于高端丝绸面料生产,工厂首期预计可实现1.4亿元的年产值。”刘总表示,经过这几年持续性地投入,我们已真正融入宜州茧丝绸产业链,公司旗下中国茧丝绸市场编制和发布的河池蚕茧指数,在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持续畅通广西和江浙在内外销的对接,推动着两地丝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河池对嘉欣丝绸来说,已从“异乡”变成了“故乡”。“感谢嘉欣丝绸对河池宜州和政府长期以来的信任,我们将拿出最优惠的要素保障、最贴心的‘宜州速度’支持嘉欣丝绸新项目的建设和投产,让嘉欣丝绸的“龙头经验”在广西持续放大,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短短两小时,政企双方就蚕桑资源高值化利用、高素质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达成新共识。嘉欣丝绸×宜州,新丝路上,一起向未来!
指数赋能 专家献策 共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消息,9月10日,《新华?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简称《指数报告》)研讨推介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及农业农村部贸促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参会。会上,项目负责人汇报了《指数报告》的核心内容,专家经讨论后一致同意指数通过评审,并就指标设计、权重设置等提出专业建议。
《指数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编制。报告以扎实理论为支撑,从产业投入、产业效益、产业创新、产业影响四大维度系统评价了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成效,全方位呈现该产业从前期投入到产出成果、从当下发展活力到未来发展潜力的图景,为把握河池蚕桑产业发展脉络、明晰前行路径提供有力支撑。专家普遍认为,报告思路清晰、体系完整、计算方法严谨,兼具可行性与实用性,不仅能梳理发展亮点、找出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与会专家围绕指数优化建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林文建议,增设“企业营业收入”“纳税”指标,直观反映产业经济效益;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区域贸易处副处长韩啸指出,将“重点企业数量”指标调整为“前十大龙头企业产值比重”,展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王力表示,补充“企业自主投入”及“设计创新”相关指标,提升指数体系的全面性;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翟雪玲认为,可增设“工业企业利润”指标,并将“蚕茧全生命周期生产标准”“生丝生产标准”“标准化桑园建设标准”等标准制定内容纳入指标,凸显河池在标准引领方面的优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罗子明建议,结合目标导向与应用场景,区分指标“正负向”属性;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强调,明晰指数定位,探索高频发布及企业层面指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刘立新建议,加强数据管理,为指数长期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崇俊指出,河池虽拥有原材料优势,但存在产业链条偏短、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产业链整合力不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未来,将持续推进“补链延链”、桑园改造、AI赋能,深挖丝绸文化价值,建立全国蚕桑产业期货现货交易中心,切实提升河池蚕桑产业话语权。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建议完善《指数报告》,并于年底前择机发布。中国经济信息社将持续发挥指数研发的强大优势,释放数据洞察价值,助力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科技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论坛
江苏科技大学消息,9月9日,2025年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论坛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顺利召开。此次论坛旨在落实中古两国领导人近期会面共识,深化蚕桑领域科技合作。校长嵇春艳会见古巴代表团一行,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等议题交换意见。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南,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木旺出席会议并致辞,生物技术学院书记钱平主持会议。
论坛期间,双方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合作进展;中方赵卫国教授介绍了涵盖蚕桑生态技术、饲料研发、医用缝合线等研究领域成果;古巴查孔先生则分享古巴在创新农业体系、动物饲料应用等五个合作项目的进展;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代表分享近年来我国辣木领域的最新成果。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校史馆,并赴蚕研所科研基地及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考察,就果桑基地建设及产品开发展开实地交流。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负责人Osmani Chacon Chacon博士,镇江市科学技术局对外合作处处长徐光陆,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负责人李海泉及团队成员等应邀出席。国际交流处、科学研究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生物技术学院、蚕业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及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会议。
辽宁省凤城市领导一行到广东农科院加工所调研
广东农科院加工所消息,9月9日下午,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苗永鹏等一行6人到广东农科院加工所(以下称“加工所”)调研交流。加工所党委书记姚文山、副所长邹宇晓和科研骨干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姚文山介绍了加工所在科研平台、科技创新及服务“三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苗永鹏介绍了凤城市柞蚕产业历史,蓝莓、猕猴桃、板栗等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及当前产业发展的痛点,表示凤城在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加工技术升级等方面有迫切的需求。希望能与省农科院加工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的平台,借助加工所科技力量助力凤城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提出的产业发展难题,加工所专家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围绕柞蚕深加工技术突破、特色农产品加工工艺优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机制构建等关键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为凤城产业升级提供精准技术思路。姚文山表示加工所将组团与凤城市持续对接交流,围绕双方的合作意向优化服务方案,推动研究所科研资源与地方特色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凤城市柞蚕产业链延伸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注入科研动能,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会前,苗永鹏一行还参观了加工所科技成果展厅、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
2025年1-7月日本丝绸商品贸易统计简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据日本商工部统计,1-7月,日本丝绸商品对外贸易额为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0%。其中,出口额为9146.05万美元,同比增长4.23%;进口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1%。
9月12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9月12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报平,收于4663.78点,本周生丝指数累计下跌0.9%。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9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6.59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9万元报收于46.68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7.10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0.2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3.9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8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20万元/吨;公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5.6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5.6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6.0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00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521.14(-0.05%);鲜茧指数报547.02(-1.35%),干茧(大4A-5A)指数报1516.87(-0.90%),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报1726.75(-0.49%);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持平,报收于105.20。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在福建厦门成立
光明网消息,9月8日,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一届新兴产业投融资大会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生态大会在福建厦门举办。会上正式成立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
“‘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是政企学研融合的范例,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整合高校研发、企业实践和政府支持,打造‘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的生态体系。”商务部原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对共同体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共同体自筹备以来,已吸引超百所高校和四十余家龙头企业加盟,覆盖面料研发、智能制造、品牌运营、跨境电商等全产业链。未来,共同体将聚焦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拓展融合广度与深度这三个重点方向,以实干求实效,以创新谋突破。中组部“一带一路”电商专家、教育部电商教指委数字资源专家组组长、东华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教授汤兵勇对共同体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他说,希望大家携手共进,推动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继续走深走实,共同谱写纺织服装产业乃至中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5年1-7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简报
中国服装协会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5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1-6月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5992.4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1-6月放缓0.3个百分点。7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668.5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比1-6月放缓1.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5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增速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7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886.2亿美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1-6月加深0.1个百分点。7月当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51.6亿美元,同比下降0.5%,增速比6月下滑1.6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7月,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186.6亿美元,同比下降4.8%,降幅比1-6月加深1.2个百分点。7月当月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33.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降幅比6月加深1.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5.2%,增速比1-6月放缓1.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650家,实现营业收入6654.68亿元,同比下降2.26%,降幅比1-6月扩大0.8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50.26亿元,同比下降14.20%,降幅比1-6月扩大1.2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3.76%,低于2024年全年1.15个百分点,但高于1-6月0.06个百分点。
【 天下事 】
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超过一半
央视新闻消息,2025年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论坛主题为“制度型开放·服贸新生态——引领全球合作新动能”,论坛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4》。
《报告》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实现服务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助力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旅行等传统服务贸易表现亮眼,“中国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报告》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在稳外贸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12年以来,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6.7%,是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的1.7倍。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技术和产业优势持续赋能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服务出口的比重从38.5%提高到52.2%。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与会嘉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应用,将会为未来的服务贸易发展开启一个新的蓝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过去我们讲数字化,未来可能讲智能化,所以WTO去年底发布了一个报告说,如果在2040年前普遍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18个百分点。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中新网消息,国新办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
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