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9月22日,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在京会见来访的四川省南充市商务局局长李彬一行。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钱有清,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文全,南充市商务局副局长吴成国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李彬局长介绍了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的筹备情况,以及招商招展进展情况,希望以举办本次展会为契机招引国内茧丝绸企业落地南充投资兴业,推动南充丝纺产业取得更快发展。唐琳会长对李彬局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愿与南充同心协力高水平办好本届四川丝博会。他建议南充结合“十五五”发展规划,做好丝绸产业规划布局、重点目标任务等顶层设计,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转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双方还就丝博会开幕式以及会议论坛、招商推介和投资对接等相关活动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万事利丝绸入选“中国管理案例最高奖项”
万事利集团消息,日前,第十六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发的案例《从丝绸匠人到AI先锋:万事利丝绸数智化协同创新之路》成功入选,荣获这一中国管理案例领域的最高荣誉。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时代机遇,万事利积极突破传统产业中以企业为中心的单点创新模式,主动联合技术企业、终端用户、行业组织、政府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企业携手微软小冰、无界AI等技术巨头,深化AI在设计、生产、营销等核心环节的应用,打造出全球首个丝绸花型大模型和高度柔性化的智能制造体系。同时,万事利整合西泠印社、宋韵文化等优质IP资源,紧密结合用户持续反馈,实现产品创意与市场的动态共建。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万事利有效应对了丝绸纺织行业长期存在的“库存积压”和“印染污染”两大难题,重塑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探索出一条数智赋能、生态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此外,企业正加速建设AI未来工厂与花型交互智能体,逐步实现从企业级技术创新到行业级生态赋能的跨越,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升级。从传统丝绸企业迈向行业AI先锋,万事利以“数智化+生态协同”的创新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万事利样本”。
两家丝厂入选2025年浙江省工业遗产名单
浙江省经信厅消息,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工业遗产名单,其中,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菱湖丝厂、海宁市文旅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申报的中丝三厂成功入选。
据了解,菱湖丝厂始建于1946年,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缫丝企业之一。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以家庭手工缫丝为主、仅生产“土丝”的局面,率先实现机械化缫丝,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厂丝”,并为国内外培养大批缫丝技术人才,推动国产设备在全国缫丝企业中的应用,因而被业内尊称为“师傅厂”。2017年,菱湖丝厂入选首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是11家入选企业中唯一的丝织企业。中丝三厂最早可追溯至1924年创办的“双山丝厂”,由徐申如、邬省三、李伯禄等八位股东合股兴建。徐申如不仅是海宁本土有名的商人,也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这座丝厂在动荡的年代里几度更名,历经抗战烽火,也见证过民族工业的萌芽与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海宁近代史。历经2020-2022三年改造后,海宁中丝三厂于2023年10月重新开放。从保护工业遗产角度出发,中丝三厂保留原有大礼堂、医务室、煮茧车间、自动缫车间等历史建筑,并完好保留了园区内的水塔、烟囱和雕塑,建筑保留占比为62.5%。中丝三厂积极推动工业遗存与艺术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计划打造成为时尚艺术产业集合地。厂区以中轴线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块:北区块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重点打造大型文化创意园区场景运营项目,涵盖艺术市集、艺术中心、创业联盟、社会美育中心及大师工作室等核心功能板块;南区块目前正积极推进多领域产业合作洽谈,着力引进知名头部企业入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中国先秦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在湖北荆州开展
中国新闻网消息,9月20日,“看见中国先秦丝绸宝库——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在湖北荆州博物馆开展。马山一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楚国墓葬,1982年发现于湖北省江陵县马山镇(今属荆州市)。棺板启开,沉睡地下两千余年的战国丝织品重见天日,出土衣衾包裹葬式清晰,对于研究楚国的纺织技术、服装形制、丧葬礼俗意义重大,被誉为“丝绸宝库”。
本次展览以马山一号墓出土织绣文物为核心,通过三大单元全景式呈现楚人的衣冠礼序与浪漫想象。三个单元,立体展示战国楚人的服饰风华,集中展现楚国纺织与刺绣工艺的巅峰成就,揭示了马山一号墓主的生活信仰,楚国通过服饰构建森严等级,是中华衣冠文明的重要源头。本次展览有两件珍贵大型文物为首次亮相:一是经保护和修复后的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二是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作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使用的丝织寝具,首次以文物全貌的形式亮相。
四川高县:蚕农收入超5.2亿元 科技赋能助增收
中新网消息,近日,从四川省高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获悉,高县第四批蚕茧收购工作已圆满结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批蚕,全县共发种20.36万张,产茧量突破964万公斤,蚕农茧款总收入超5.2亿元。亮眼的数据,不仅写满蚕农丰收的喜悦,更是高县“科技兴蚕”的生动注脚。
从优质桑苗培育,到小蚕智能共育,再到大蚕科学养殖,高县已构建起覆盖蚕桑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目前,全县桑树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余亩,形成“桑园培育—小蚕共育—大蚕养殖—蚕茧收购”的完整产业链,带动10万余农村人口就业,让“一片桑叶”真正成为“致富金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活力。
9月23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9月23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涨0.05%收于4642.57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09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6.38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3万元报收于46.53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6.68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公示,这个纺织项目入围
中国纺织报消息,9月22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以及2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通过初评进行公示。
纺织行业中,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名的“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熔体直纺关键技术及高端轮胎应用”项目,初评建议等级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浙江理工大学、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8项CNTAC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中国纺联消息,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5年9月12日批准发布中国纺联团体标准T/CNTAC 239—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棉纱》等8项CNTAC团体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T/CNTAC 239—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棉纱》、T/CNTAC 240—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色纺纱》、T/CNTAC 241—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棉机织物》、T/CNTAC 242—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色织布》、T/CNTAC 243—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牛仔布》、T/CNTAC 244—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棉及其混纺印染布》、T/CNTAC 245—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化纤及其混纺印染布》和T/CNTAC 246—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丝绸产品》8项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标准,分别规定了棉纱、色纺纱、棉机织物、色织布、牛仔布、棉及其混纺印染布、化纤及其混纺印染布、丝绸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包括量化目的和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数据与数据质量、产品碳足迹报告及声明等,可为相关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统一依据。
【 天下事 】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中新社消息,美联储近日宣布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22日对此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当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潘功胜在出席发布会时称,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此次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美元指数基本维持在97的区间附近,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大宗商品市场振荡下行。中国的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也保持平稳运行。“就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我们多次与市场进行沟通,市场也是非常清楚的”,潘功胜说,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表示,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判断是否作出货币政策调整,在这一方法论上国际很多央行是相同的。中国央行也是如此,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金融监管总局:“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央视新闻消息,在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6席。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