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根据《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2023版)》规定,四川省在对第十一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施监测和淘汰递补的基础上,开展了第十二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认定工作,确定了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等1041家企业为第十二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现予公布,有效期至2026年监测结果公布前。
其中,成都市金桑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贡市博宏丝绸有限公司、中丝天成(攀枝花)丝绸有限公司、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三台县银泰丝绸有限公司、资中县宏和丝绸有限公司、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会东县供销社和茧丝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南县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丝绸相关企业入选。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一行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调研指导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消息,近日,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蚕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一行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调研指导,就蚕业所蚕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创新平台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所党委书记、所长刘刚全程陪同并参与座谈交流。
在潆溪科技园区,代方银一行先后参观了四川桑树种质资源圃、现代农业装备研究中心、蚕桑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以及家蚕人工饲料养殖实验室、蚕病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等,对蚕业所在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蚕桑新品种培育、蚕桑现代农业装备研发、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助推四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座谈交流会上,刘刚对代方银一行来所调研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从建所历程、职能职责、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并围绕原始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校所合作等提出了合作需求和支持事项。代方银对蚕业所立足四川蚕桑产业,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结合全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对蚕业所下一步工作提出4点建议:一是认真梳理“十四五”工作总结,科学谋划“十五五”目标,盘活现有人才、平台与科技资源,奋力打造国内一流蚕业科研强所;二是重点开展突破性成果培育和应用,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双方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蚕桑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或川渝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工作的推进;四是注重蚕桑丝绸文化的弘扬与宣传,尤其是中国绸都和蜀锦文化的挖掘,增强文化软实力。刘刚表示,本次座谈交流收获颇丰,不仅在创新思维上受到启迪,更为破解蚕业所发展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下一步,院蚕业所将紧密结合此次交流成果,重点围绕谋划“十五五”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制定具体落实方案。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蚕桑“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举办
农民日报客户端消息,金秋送爽,硕果盈枝。9月20日,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享美好生活”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蚕桑“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普及种质资源多样性知识,提高种质资源保护意识,宣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效,展示推介优异种质资源,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活动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密植高产岗位团队成员方荣俊副教授作了题为《有趣的桑树》的科普报告,生动讲述了桑树的起源、桑树种质资源的历史文化及其多元利用价值,展现出桑树作为“浑身是宝”的经济作物的独特魅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新岗位团队成员赵国栋副教授以《可爱的蚕宝》为题,通过趣味有奖竞猜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蚕宝宝,激发了在场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浓厚兴趣,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科普宣传,进一步丰富了开放日的公益内涵。现场同时开展了蚕桑丝绸主题谜语竞猜、彩色茧手工艺品实物展、优异种质资源照片展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与展示活动,并设置了蚕桑产品品鉴区,桑叶馒头、油炸桑叶、蚕蛹、桑叶月饼、桑叶酥、桑果干、桑叶茶、桑果酒和桑果醋等产品深受欢迎,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直观体验美味的蚕桑产品。
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调研组到安康市蚕种场调研桑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金康蚕业消息,9月21日,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调研组杨勇教授、赵继新教授、阮小凤教授、车庆辉博士一行到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开展桑蚕种质资源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公司母种原原种蚕室车间、蚕种保护室,详细了解公司桑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组指出,桑蚕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产业进步的基石。加强桑蚕种质资源保护,关系到国家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让蚕桑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庆国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和桑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成效。公司现保存桑蚕种质资源74份,涵盖生产实用品种、历史推广品种、观赏性特殊品种及安康本土稀缺资源。公司在桑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围绕遗传性能测定、品种选育、资源供给及科普宣传等方面深耕发力。近年来完成了34份核心资源的遗传性能测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金黄茧品种“秦巴·明珠”。作为一个有近70年历史的蚕种场,一直致力做好蚕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此次调研活动,对促进公司蚕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完善资源保护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合作交流,努力将资源库建设成为西北地区一流的蚕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辽宁省辽阳县人大考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丹东试验站宽甸示范县特色养蚕产业
辽阳县新闻网消息,近日,辽宁省辽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温玉荣一行,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丹东试验站宽甸示范县,考察学习特色养蚕产业技术。
考察组首先抵达宽甸满族自治县养蚕示范基地、青椅山镇梨树园村、青椅山村栗子树养蚕示范基地,围绕蒿柳养蚕核心技术深入学习。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丹东试验站站长宋策研究员及示范基地负责人,通过现场讲解与实操演示,详细介绍了蒿柳饲养全龄蚕、卵片破蚁蒿柳养殖至3眠期再转柞树养柞蚕的技术管理方法,同时明确了蚕种筛选、放养密度控制、饲养周期安排等全流程要点。考察组还与国家试验站、示范基地负责人及养殖户深度交流,全面掌握宽甸蒿柳全龄养蚕、蒿柳配套养柞蚕的养殖模式与产业链构建路径,了解市场销售渠道布局,并核算该产业在带动农户增收、提升区域农业经济效益上的具体成效,为辽阳县借鉴该技术方法推广养蚕新技术打下基础。随后,考察组到了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金安村蒿柳板栗树配套养蚕基地,重点学习特色发展经验。在基地现场,详细了解蒿柳与板栗树养蚕技术体系及配套管理方法,同时就板栗树柞蚕饲养的科学管理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治措施展开探讨,为技术本土化应用积累关键数据。在此次考察活动中,考察组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交流,重点了解当地推动蒿柳、板栗树养蚕产业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品牌打造举措,以及产业中长期规划与市场开拓策略,为辽阳县柞蚕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9月24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9月24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收于4642.60点。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10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6.35万元;260325合约报平,收于46.53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6.65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国消费名品征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国消费名品征集工作。本次征集工作将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等三个维度,面向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消费品领域,征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较高产品创新力、较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据了解,历史经典注重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悠久、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经典品牌;时代优品注重产品竞争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质量过硬、美誉度高,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深远的优质品牌;潮流新锐注重创意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引领时代消费潮流的新兴品牌。区域品牌为产业特色鲜明、地域标识明显、行业认可度较高的地方优势品牌,一般以“地名+产品”命名。此外,征集工作将重点支持特定人群适用产品品牌,包括适老化产品、助残产品、妇幼产品等类别,并依据产品功能创新性和适用性差异化制定评价标准。其中,适老化产品主要包括老年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等面向老年人品质生活需求的产品;助残产品主要包括轮椅、拐杖、假肢、助行器(车)、人工关节和升降机、助听器、义眼、导盲器等用于预防、补偿或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减损的产品;妇幼产品主要包括为女性及婴幼儿两类人群提供日常护理、喂养、穿着、出行、玩乐、安全防护等适用功能的产品。
专家学者支招科创赋能纺织产业发展
中新网消息,2025岭南科技创新论坛19日至22日举行。其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承办的2025岭南科技创新论坛纺织板块系列活动在江门开平和五邑大学同步举行。该活动汇聚了多位纺织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纺织前沿科技,因地制宜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此次活动通过一个平行论坛、两个分论坛、20多篇高水平学术报告、两场静态展示和两场动态展示,全方位展现了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其中,“纺织新质生产力确保高品质生活平行论坛”紧扣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强化纺织科技创新和学术赋能,发布纺织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供需对接,推动跨界交流,让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与会专家提出,在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产业,必须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发展,才能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活动现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严玉蓉介绍了纺织服装新型材料及应用研究进展;五邑大学教授于晖分享了健康防护纤维新材料的研究成果。青岛大学汉麻研究院专家介绍了汉麻系列产品开发与设计;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专家解析了功能性纺织品的科技蜕变与无限可能。据了解,江门开平作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江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4年,江门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产值突破205亿元。
【 天下事 】
两部门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
人民邮电报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发展指引》),提出引导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指引》从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园区空间治理、培优园区企业主体、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七个方面提出19项发展导向。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方面,《发展指引》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进5G、千兆光网、IPv6、移动物联网等园区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支持适度建设或有效利用数据存储与计算基础设施,加强园区内算力资源统筹调度。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打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设施,提升开源操作系统应用水平,夯实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提高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面向主导产业的高质量数据集,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共享。加强园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结合经济形势、产业态势、区位条件等,开展产业运行研判和风险预警。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设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招商引资、资产管理、物业管控等全方位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建设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园区企业开展老旧设备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的普及应用,打造智能场景和智能工厂。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链式改造”,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数字化转型通用工具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向园区上下游企业开放,孵化培育工业软件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加快“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落地,支持制造业企业打造数字化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
前8个月我国电子商务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消费活力持续激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1—8月,我国电子商务保持健康较快发展,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促进国际经贸互利共赢。
网络零售提升品质持续扩消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8月,家电和数码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较快,其中智能穿戴、电脑和手机等数字产品增长25.2%、23.7%和20.2%。线上服务消费增长18.9%,其中旅游、餐饮线上销售额增长25.5%、19.1%。品质电商培育、数字消费提升等行动走深走实,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平台发展人工智能有效促创新。电商平台加力人工智能在商家运营、产业对接、场景优化等方面应用,提升从产业端到消费端全流通链路数智化水平。上半年,主要上市电商平台研发强度6.2%—24.5%,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此外,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惠及全球。今年以来,举办“丝路电商惠全球”主题活动超20场。前8个月,商务部重点监测平台印尼燕窝、哈萨克斯坦红花籽油、乌兹别克斯坦糖果销售额分别增长超90%以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