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10月15日《今日丝绸头条》
最新动态
10月15日《今日丝绸头条》
2025-10-152


 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1

苏豪股份与香港高校携手研发香港政府丝绸文创产品,打造苏港合作“新名片”

魅力苏豪消息,近日,一场跨越地域界限、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创新实践在香港与内地之间蓬勃展开。苏豪股份与香港高校携手,共同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发系列丝绸文创产品。这一合作不仅是一次商业与学术的联姻,更是江苏与香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深化合作、共绘发展新蓝图的生动写照。

作为江苏茧丝绸行业技工贸一体的省属企业,苏豪股份拥有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其深厚的工艺积淀、卓越的品质把控以及对丝绸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其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丝绸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此次合作,苏豪股份将其在丝绸面料研发、印花染色、织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带入项目。香港高校的设计功能享誉国际,其教育理念强调创意、实用与商业价值的结合,师生们常常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国际化的诠释。当国企匠心与高校智慧激情碰撞,一份承载着环保理念与苏港情谊的丝绸文创丝巾应运而生。双方为香港政府倾力打造的绿色真丝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巧思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迅速引发香港媒体争相报道,成为展示香港国际化大都市风采、传递香港人文精神的“文化名片”。作为此次合作的执行者,苏豪股份始终以“传承丝绸文化,引领品质生活”为己任,牵头组织开展具体创作设计,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则在设计创新与理念表达上独具优势。双方自合作启动之初,便确立了“以绿色为核,以文化为魂”的创作方向,苏豪股份设计团队和港方团队历经数月的反复研讨、灵感碰撞与工艺打磨,最终将抽象的理念与情感,转化为可触摸、可佩戴的精致织物,精致的丝绸样品得到有关方面的一致认可。


2

新生万物米兰展圆满收官,苏州丝绸跨越时空共谱文明互鉴新章

苏州丝绸博物馆消息,意大利时间1012日,2025“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在米兰·塞尔贝罗尼宫圆满落下帷幕。十天展期,吸引近万人次观众,41位中外杰出艺术家思想凝聚,15家参展机构共呈匠心,108/组力作交相辉映。意大利当地及世界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了中国非遗文化和当代设计。这场以“历史绵延,社交不止”为主题,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办、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文化盛事,将非遗的千年底蕴与当代设计的先锋语言巧妙相融,为中意文化交流谱写了崭新篇章。

“新生万物米兰展”由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联合策展,创新性围绕“社交四‘相’”这一极具普世性与互动性的主题,引发中意两国人民乃至全球观众的深度互动。苏州丝绸博物馆与参展的中国非遗项目、品牌及机构联袂亮相,跨越古今中西、共启人类文明对话。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绫罗绸缎面料展示了中国织物的华美触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剑鸣制作的中国传统织机模型呈现了东方悠久的科技智慧。龙泉禧礼的传统云肩新中式通过时尚设计赋予馆藏文物新的生命力。苏丝华裳、大施裁缝铺的工艺旗袍、金银细工配饰和宋锦创意产品吸引了大批观众观赏购买。随着展览圆满收官,“新生万物”的旅程暂告一段落,但它所开启的文明对话才刚刚开始。当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社交场景、走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它便不再是“静止的遗产”,而是“流动的生命力”。从巴黎,到米兰,“新生万物”系列展览正带着中国非遗的温度与当代设计的活力,在更多国家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必将激励更多人成为文明传承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让中国非遗的美,在全球文明的对话中,持续书写“新生”的故事。


3

央视聚焦:农耕文明的双面绣 荧屏重现吴江千年蚕桑文化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消息,丝绸之路上的缕缕银丝,其源头深深植根于江南水乡的片片桑田。1014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农耕探文明》第二集《江苏吴江蚕桑文化系统》,生动解码了吴江蚕桑文化这项古老农业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

吴江素来有“蚕丝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的蚕桑文化史,是一部活的编年史。纪录片不仅深情讲述了吴江蚕桑源远流长的生产历史、独特的种养技术与绿色智慧,更展现了巧夺天工的丝织技艺如何从桑田走向世界,完成了一次对千年农耕文明的深情致敬,成为展示吴江丝绸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绝佳窗口。吴江蚕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苏州市深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苏州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截至目前,全市拥有4项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8项入选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位列全省第一。下一步,苏州将在保护好农遗核心要素的基础上,以农遗品牌夯实“农业强”的根基,以农遗文化串起“农村美”的风景,以农遗产业勾画“农民富”的蓝图,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4

四川:两个家蚕新品种试养情况良好

四川日报消息,近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蚕桑产业调研,专家团队来到珙县锦绣村、兴文县龙泉村等地,实地考察“限白一号”“宜乐1号”两个家蚕新品种试养情况。

目前,“限白一号”蚕体整齐健康,单张产茧量高达40公斤,鲜茧茧层量达12.5克,每公斤售价较常规品种高出5元,同等桑叶用量下增收约12%,预计带动当地养蚕户增产增收。“宜乐1号”通过“12龄饲料+3龄后桑叶育”的创新养殖模式,在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将收茧量提升5%、桑叶利用率提高10%,显著增强了夏季高温期蚕的抗逆性,预计带动蚕农增收15%以上。


5

四川高县:科技加持 蚕农茧款收入破5亿元

科技日报消息,“我们村3000多亩桑园,是全县第一个通过认证的‘有机桑园’。”1011日,说起种桑养蚕,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罗场镇新荣村蚕农刘莉满脸自豪,她家每年养蚕收入不少于10万元。

据悉,高县是“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全县现有桑园23.5万亩,蚕农3万余户10万余人。在罗场镇,像刘莉这样养蚕年收入超10万元的蚕农有500余户。蚕桑产业历来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科技兴蚕”战略,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以桑园改良、小蚕共育、仪评测茧等为主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蚕业,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蚕农持续稳定增收。桑叶产量,是蚕农养蚕规模的先决条件。高县近年来狠抓低产桑园改造,引进优良桑品种发展标准化桑园,全县桑树良种率达98%以上。同时,该县普及推广管桑护桑科技,为桑叶高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蚕卵孵化和小蚕饲养,历来是蚕农养蚕的“拦路虎”。近年来,高县在主要蚕桑产区建小蚕共育工厂、共育室418个,以“专业共育+分户饲养”的模式,全面降低蚕农育蚕风险,提高蚕茧质量。“小蚕共育”的推广,有效破解了传统养蚕普遍存在的“小蚕病害高发”难题,蚕农发展蚕桑产业底气十足。该县来复镇响石村养蚕大户杨元友表示,现在养蚕,省心、省力、高效。他家有30亩桑,每年养蚕收入在20万元以上。近年来,高县在推广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等系列养蚕科技的同时,全面推行“仪评测茧”,对蚕农的优质茧采取补贴返利、配套提供蚕用物资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蚕农养好蚕、产好茧的积极性,全县蚕茧优质品率连年攀升。在系列养蚕科技的“加持”下,高县蚕农蚕茧单产和质量持续实现“双增长”。今年前四批蚕,该县共发种20余万张,产茧近100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5.2亿余元。


6

1015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1015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上涨0.12%收于4635.90点。B2022D(商检4A级生丝):2510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6.14万元;260325合约上涨0.06万元报收于46.68万元;260925合约报平,收于46.59万元。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7

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217亿美元

纺织国际产能合作消息,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快讯,今年前9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216.9亿美元,同比下降0.3%。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表现分化态势加剧,其中,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为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幅较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额为1152.1亿美元,同比减少2.5%,在当前复杂外贸形势下,服装出口压力加大。以人民币计,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纺织品出口7641.5亿元,同比增长3%;服装出口8268.5亿元,同比减少1.6%


8

新疆首个棉花碳排放领域试点项目获批

中国农业科学院消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申报的“新疆昌吉棉花产品碳足迹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获批。作为新疆在棉花碳排放领域的首个标准化试点,该项目将为推动棉花生产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标准化支撑,也为未来棉花碳汇“变现”奠定国家标准基础。


【  天下事  】

9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中国证券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徐奇渊、陈斌开、杨赫、张瑜、李洪凤、江鑫、周宇翔、叶国富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有不少新的亮点。虽然仍面临一些困难,但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大家还就更好地实施宏观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专家和企业家发言后,李强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迎难而上、沉着应对,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当前经济形势,要以更宽的视野准确把握,特别是从五年规划的实施来看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支撑来看经营主体的活力,从国际局势的变化来看我国经济的韧性,进一步坚定信心、直面问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李强强调,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关系“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增强发展动能。加强跨年度工作衔接,更快更好发挥政策效能。要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用好各类促消费举措,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优质供给,不断形成扩内需的新增长点。要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李强希望广大企业家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开拓创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希望专家学者发挥专业优势,为做好经济工作和推动“十五五”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吴政隆参加座谈会。


10

中国核心CPI同比涨幅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1%

中新社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本月CPI-0.3%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猪肉、鲜菜、鸡蛋和鲜果价格下降,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78个百分点。9月份,中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8%。工业消费品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1%33.6%。从环比看,9月份中国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受服务和能源价格下降影响,CPI环比涨幅略低于季节性水平。董莉娟指出,当月,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3%。其中,受暑期结束和中秋节较往年错月叠加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下降,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7个百分点。能源价格环比下降0.8%,其中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中国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1.7%。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中国CPI呈低位温和回升态势。前9个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食品价格是主要拖累项;能源价格整体偏弱,主要与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有关。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全年CPI同比实现上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