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577324@qq.com
【 丝 绸 】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消息,11月13日上午,南充市高坪区召开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以下简称“丝博会”)筹备工作专题会,区委书记陈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丝博会相关筹备进展工作、南充国际会展中心运营等相关情况汇报,与会人员围绕筹备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陈多平指出,本次丝博会既是展示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契机,也是南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首个全国性展会。高坪作为展会举办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相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全力配合,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用心用情当好“主人翁”和“服务员”,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畅、圆满。要聚焦关键节点,扎实推进场馆收边收口、景观绿化提质工作,加紧完成设备调试校准、水电气讯保障升级。要全面做好氛围营造,加大宣传推广,全力构建安全有序、热烈浓厚的活动环境。要把握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大会期间各项活动,确保各方来宾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陈多平强调,要完善细化工作方案和保障预案,做深做实做细交通保畅、食宿安全、医疗保障、应急处置、安全维稳等工作,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能落实。要压实责任,各牵头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要靠前指挥、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加强市区两级工作衔接,高质高效配合完成各项任务,全力以赴把本次丝博会办成一场展示高坪形象、展现大城风采的精彩展会。会前,陈多平一行还深入南充国际会展中心,现场调研督导场馆建设、周边市政道路、螺溪河沿线景观绿化建设等相关工作。
盖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今年10月,2025年“辽宁优品”评价结果公布,全省27个产品(服务)获评“辽宁优品”,盖州市金马绢纺有限责任公司的“北宝牌柞蚕丝被”成功入选。
依托营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导的产业链质量提升计划,传统的柞蚕产业正加速提质,把“辽宁优品”的“金字招牌”当成“品控标准”,将发展红利转化为农户手中的致富“金钥匙”。日前,记者走进盖州市金马绢纺有限责任公司的蚕丝胎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将蚕丝层层铺成网,确保蚕丝胎基底均匀蓬松,丝绵纵横交错、薄厚均匀。从前期除杂、洗练、烘干、检验,再到后期裁剪、缝制、做被、绗缝等全流程严苛的把控,筑牢“北宝牌柞蚕丝被”的品质基础。这份对品质的坚守,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盖州市金马绢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霍成鹏告诉记者,“核心突破在于生物酶脱胶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这项技术能在温和条件下精准水解丝胶,同时将残胶率控制在5%以内,生产标准高,各项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环保和高品质的双重优势。企业追求高标准的底气,离不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自“北宝牌柞蚕丝被”被纳入“辽宁优品”推荐参评名单及市级培育库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企业提质+行业增效”为核心,组建由质量监管骨干、纺织行业专家、标准化技术人员组成的帮扶小组,先后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原料仓库、质检中心,对生产流程、质量管控、技术研发等关键环节进行“把脉问诊”,打出一套“精准施策”的组合拳。
南海西樵消息,11月11日,西班牙瓦伦西亚丝绸博物馆代表团一行抵达佛山市南海区,开展为期两天的香云纱产业深度调研交流。在当天的座谈会上,瓦伦西亚丝绸博物馆与西樵香云纱代表性品牌“匠曼延”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标——拥有五百余年历史的瓦伦西亚丝绸博物馆设立香云纱推广平台,向欧洲乃至全球观众展示这一岭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座谈会上向代表团系统介绍了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以“亿年山川、万年文化、千年水脉、百年工业”为脉络,生动阐释了南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他指出,香云纱不仅是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品,更是南海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当前,南海区正全力推动香云纱产业复兴,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顾耀辉表示,瓦伦西亚丝绸博物馆作为全球丝绸领域的重要机构,其国际影响力将有力助推香云纱加快“走出去”步伐。作为本次访问的核心环节,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佛山市匠曼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强谈到,瓦伦西亚被誉为欧洲丝绸中心,是香云纱进入西班牙、辐射欧洲市场的理想桥梁。他透露,企业将借助瓦伦西亚博物馆建馆五百周年的重要契机,策划举办高规格香云纱专题展览与时尚大秀,并推出多款融合中西美学的新作,向世界呈现香云纱的当代价值。
中国国门时报消息,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的缫丝车间里,工人们排坐在高速缫丝机前,纤手轻捻,十几根单丝瞬间并成一缕光亮的生丝。洁白的丝缕,作为壮锦的传统原料,将广西的蚕丝与世界的霓裳紧紧串在了一起。
壮锦是与宋锦、云锦、蜀锦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由于缺乏国际认可的标准体系,一度制约了其市场化、国际化发展。2025年5月1日,由南宁海关技术中心牵头制定的我国首个少数民族非遗纺织类国家标准《壮锦》(GB/T 44475—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把“师徒口传”的制作工艺转译为58条数据语言:经纬密度136×76根/10cm、色牢度≥4级……当壮锦纹样被拆分成128个可量化的色度值,这一非遗瑰宝第一次有了能被世界看懂的“数据解码信息”,而这也成为了产业破局的关键。“针对壮锦产品的定义和技术要求等标准制定难点,我们广泛调研并系统梳理壮锦制作工艺,依托茧丝绸及消费品检测领域的大数据技术成果,联合壮锦相关企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科研院所,共同确定了以花纹特色、织造工艺、文化传承与民族特色为核心的标准化方向。”南宁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丝及丝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盖国平介绍。通过数字化扫描与三维建模,传统纹样得以精准保存;借助计算机测色系统,建立了精准的色彩管理体系;运用区块链溯源等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特色被转化为可量化、可验证的科学指标。标准的规范要求明确了企业的系统化生产方向。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引进全真丝壮锦提花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织造”联动,调用壮锦纹样数据库,新研发的全真丝壮锦纹样已超过40种,设计周期从15天缩至4小时。自《壮锦》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广西壮锦产品出口额已达8600万元,同比增长38%,欧盟订单占比由7%升至29%。
嘉欣丝绸消息,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嘉欣丝绸连续第六年荣获最高评级“A”级。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持续卓越表现,更彰显了监管部门对公司规范运作的高度认可。在参与考核的5104家沪深上市公司中,评价考核涵盖信息披露质量、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合规、社会责任履行、监管配合度等维度,连续六年获A级的企业仅占4.27%。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2025年11月14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电子指数微跌0.02%报收于4657.89点,本周生丝指数累计上涨0.14%。B丝2022D(商检4A级生丝):251125合约报平,收于46.32万元;2603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6.80万元;260925合约下跌0.03万元报收于46.77万元。
【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协作单位成交统计及茧丝绸现货指数】厂检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0.5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6.0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4.50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7.0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平均价57.57万元/吨,最高平均价58.80万元/吨。本周高品质生丝指数平均值为5478.99(+0.16%);鲜茧指数报561.83(+0.86%),干茧(大4A-5A)指数报1529.11(-0.33%),干茧(大5A及以上)指数报1725.00(+0.16%);绸缎(南充)价格指数报103.95(-0.14%)。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 纺 织 】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消息,从纱线面料整体出口情况看,2025年1-9月,我纱线面料出口625.8亿美元,同比增长3.4%。从具体产品看,纱线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0%,面料出口5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从进口情况看,我中间品进口大幅下降,1-9月,纱线面料累计进口50.8亿美元,同比下降14.2%。从具体产品看,纱线进口33.9亿美元,同比下降14%,面料进口17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从出口情况看,9月单月,我出口中间品70.4亿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出口纱线12亿,同比增长12%,出口面料58.4亿美元,同比增长8.1%。从进口情况看,9月单月,我进口中间品5.9亿美元,同比下降0.1%,其中进口纱线4.1亿美元,同比增长5.5%,进口面料1.9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5年1—9月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2%;降幅较前期进一步扩大,较1—6月扩大了3.65个百分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自今年二季度起开始放缓,并出现负增长。从针织两大类产品的分行业来看,1—9月针织织物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0%,针织服装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2%。
2025年1—9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同比下降1.47%;其中针织服装产量同比下降0.20%,累计增速自8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生产节奏有所放缓。针织服装的产量占服装总产量的比重为69.39%,处于历史高位。针织服装凭借产品创新与场景适配能力,在服装总产量中保持高位占比,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2025年1—9月,针织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2%,降幅较1—6月扩大了2.2个百分点,盈利收缩态势有所加剧。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58%,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利润率较纺织行业平均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仍具备相对优势。成本与费用控制保持稳定,每百元营业收入的营业成本为88.37元,三项费用占比为6.98%。行业亏损面较上半年有所收窄,显示部分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仍呈上升态势,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行业内企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9月我国针织产品出口克服美关税政策扰动等外部影响,在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下展现出一定韧性,同时细分品类与市场的差异化特征愈发突出。期间,我国针织产品出口809.75亿美元,同比微降0.07%;降幅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针织行业出口基本面相对稳健。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0613亿元,同比增长3.1%,在消费复苏进程中保持平稳增长节奏。
【 天下事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介绍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生产供给基本平稳,就业总体稳定,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生产供给继续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工业生产总体稳定,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服务业增势平稳,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显效,假日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商品和服务零售持续增长。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的销售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10月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数实融合稳步推进,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
中新网消息,11月13日,《发展“中国人经济”,共享高水平开放机遇——2025中国企业“新型全球化”专题报告》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正式发布。报告首次从“中国人经济”的视角系统阐释了中国企业在新型全球化阶段出海的新趋势及新挑战,并提出以“中国+N”模式实现中国企业从产品到品牌,从低价值到高价值,从企业个体到产业链生态的进阶。
该报告由财新智库出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提供智力支持,从政策和产业双重视角,调研了6大场景10余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出海的案例和模式,提炼不同出海方法论。联想集团、泡泡玛特、MiniMax等行业标杆企业案例入选该报告。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新型全球化”呈现的四大特征,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地缘冲突与全球经贸规则的重塑;国际格局呈现“多元化”和“区域化”特征,“全球南方市场”崛起;服务化与绿色化成为全球贸易转型的双引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快重塑。基于此,报告进一步总结当下中国企业出海四大趋势:出海内涵愈发丰富,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产业链出海”“生态出海”;对外投资领域日益多元,制造业是重点投向领域,服务业出海多元化;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市场”构成新增长引擎,其中亚洲仍是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出海走向“能力输出”。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表示,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不仅要做大做强“中国经济”,而且要做大做强“中国人经济”。做大做强“中国人经济”需要积极稳妥走出去,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良性互动。报告倡导中国出海企业形成“中国+N”的战略布局。例如联想集团将80%的生产制造与70%的研发人员布局于中国,通过“中国+N”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将国际资源与本地化运营紧密结合,持续反哺国内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联想集团作为“链主”企业已带动超过250家国内供应商共同出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题词
原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题词
关注及申请使用高档丝绸标志请长按二维码
